9月15日,天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根据本市一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报案情况,发布一周排行榜单,提示市民注意,防止上当受骗。
8月28日至9月3日,虚假购物类、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虚假征信类、冒充领导或熟人类、刷单返利类等5种诈骗类型占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总发案的71.16%,成为5大高发类案件。
TOP1 | 虚假购物类 | 19.62% |
TOP2 |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 | 13.46% |
TOP3 | 虚假征信类 | 13.46% |
TOP4 | 冒充领导或熟人类 | 12.31% |
TOP5 | 刷单返利类 | 12.31% |
天津电诈风险TOP排行周榜单(8月28日--9月3日)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
这一周前3类高发的诈骗
虚假购物类
作案手法
▶▶第一步:发布信息
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第三方平台发布低价出售货物的信息。
▶▶第二步:私下交易
协商交易时,要求添加微信等,进行私下转账交易。
▶▶第三步:实施诈骗
收到钱款,以货源不充足、资金周转困难等为由,继续要求转账,并以“交易失败、无法发货”威胁转账,直至拉黑受害者。
相关案例
8月29日,程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被骗5000元。程某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购买衣服,有陌生人私信联系程某称,自己有购买衣物进货渠道,价格更便宜,可低价出售,但需预先支付定金,程某转账后随即被对方拉黑,随即报警。
民警提示:要认准官方平台,价格远低市场价,不是假货就是诈!让你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的都是骗子!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
作案手法
▶▶第一步:发布信息
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买卖网络游戏账号、道具、点卡的广告,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资格等相关信息。
▶▶第二步:实施诈骗
以在其他平台交易或私下交易更便宜更便捷为由,诱导被害人绕过正规第三方平台,或要求被害人添加所谓的客服账号参加抽奖。
▶▶第三步:诱导转账
以受害人操作失误、等级不够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所谓的“注册费”“解冻费”“会员费”等费用,随后将受害人拉黑。
相关案例
9月1日,吴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被骗4854元。吴某在游戏中出售账号时,有人私信联系欲购买。双方互相添加QQ后,吴某称可直接给自己转账购买游戏账号。对方以QQ交易不安全为由拒绝,并向吴某发送一交易网站链接,要求在该网站完成交易。吴某信以为真完成了网站账号注册。随后,网站“客服”称吴某需向平台转账完成验资方可交易。吴某转账后,网页链接随即失效无法显示,QQ也被对方拉黑。吴某意识到被骗,随即报警。
民警提示:遇到低价充值、高价回收账号、赠送游戏装备时,一定要多个心眼,很有可能就是坑!切记凡是需要交纳各种保证金的,基本都是骗子!
虚假征信类
作案手法
▶▶第一步:冒充工作人员
冒充银行、网贷、金融平台等工作人员,谎称其账户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第二步:影响征信
谎称账户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征信,骗取受害者信任。
▶▶第三步:实施诈骗
以解决征信问题为由,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刷流水,或是在贷款平台软件上贷款,将钱款转至指定账户。
相关案例
8月30日,雷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被骗7000元。雷某接到一自称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称王某在该电商平台账户借贷功能异常,且名下贷款利率超过国家要求,如不尽快处理将影响个人征信。对方称需先以个人名义借款再还款,才能成功消除记录。随后,“客服”与雷某互相添加微信,并要求雷某下载一屏幕共享APP。对方先后查看雷某各银行账户余额后,要求向指定银行账号转账。雷某完成转账操作后,发现被拉黑,随即报警。
民警提示: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金融机构,均不得擅自对信用记录进行修改,更不可能修改贷款利率!凡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可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都是诈骗!
防范提示
本周虚假购物、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虚假征信3类电诈高发,为避免上当受骗,应谨记“心莫贪,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
TOP1
TOP2
TO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