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见万芝凤,大大的眼睛、中等身材、一头干净利索的短发。她是公安和平分局南市派出所的一名普通女民警。却有着看似普通却不普通的故事……
通过一次征文比赛,万芝凤把她那份酸楚的牵挂带到了我们眼前。这是一个不算太复杂的故事。25年前,还未转业的万芝凤在医院担任护士长,一个冬日的夜晚,下夜班回家的她捡到了一名遗弃儿。凭借自己的从医经验,她断定孩子是脑积水患儿。当即报了警。看着民警把孩子抱走,她心中有说不出的痛楚。出于对这个孩子的牵挂和怜悯,第二天一下班万芝凤就找到了当班民警,得知了孩子已被安顿在天津福利院。此后的20多年,这份牵挂便再也没有断过。万芝凤说,她的孩子和这个孩子年龄相仿,每逢过年她总是买点好东西去看看他,在孩子经历大手术的时候为他打打气。在她看来,和福利院相比自己的所做的微乎其微。
万芝凤拿出手机给我看了那孩子的近照。经过几次手术和多方照料,当年患病的小男孩成长为一名阳光少年。万芝凤笑着和我说,这个孩子很懂得感恩,心中有善的种子。如今,万芝凤为他找了一份理发店的工作。凭着自己不怕脏不怕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品格,短短一年的时间,已经做到了店里的技术骨干。在万芝凤看来,帮助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远比仅仅救助于温饱要有意义得多。

2006年,万芝凤转业到公安和平分局。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开始了自己的警察生涯。对于她来说,变化的是着装,不变的是那份坚守与热忱。一年冬天,值班的她接待了一对求助母子。这位妇女来自甘肃,带着孩子到天津投靠打工的表姐。无奈自己人生地不熟又身无分文。了解到这些,同为母亲的万芝凤眼眶红了。看着眼前嗷嗷待哺的孩子冻僵的小脚,她赶紧找来棉被,并掏出自己的钱找人去超市买来奶粉和干粮。安顿好母子后,万芝凤拿着妇女提供的信息从暂住人口登记系统中找到了她表姐。两个小时后,表姐将这对母子接走了。临走时,憨厚的妇女抱着孩子给万芝凤深深地鞠了一躬。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万芝凤的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酸楚。
她告诉我,她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她的,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大家也都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她的一位同学创业发家之后,资助了许多孩子读完了大学。大多数的孩子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万芝凤用自己方法引导帮助受助者走向光明。
万芝凤的老家在四川,有一年回家探亲。认识了一位极具绘画天赋的小男孩,孩子的母亲患有严重的肌无力,全家靠着父亲卖菜过活。这个小男孩和他的画就这样走进了万芝凤的心里。多年后,万芝凤再次见到男孩,生活已经将他蹉跎的不像样子。“如果他生在好一些的家庭,一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没有如果,生活也要继续。我应该帮他摆脱困境,帮他改变自己的家庭”。回津后的万芝凤,经多方寻找,最后给男孩物色了一份饭店帮厨的工作。刚刚走向新岗位的男孩有许多不适应,万芝凤鼓励他。生活窘迫的时候,万芝凤掏出钱帮助他。属于男孩的曙光总算来了,饭店老板把内部面点明档外包给了他。经过努力学习,几个月的光景,男孩就可以熟练操作独当一面了。现在,他终于改变了爸妈的生活。自己也交了女友。今年女友和他一起回来打理生意。日子算是越过越好了。几日前是万芝凤的生日,小两口还特意买了蛋糕来看她。万芝凤那是打心眼里的开心感动!

谈到家庭,有一份亏欠一直藏在万芝凤的内心深处。“抗击非典”时期,她突然接到命令,立即赶赴北京某医院增援。她把当时年仅8岁的儿子托付给了老师,用当月的工资给孩子购置了可以穿到成年的厚厚一摞衣服,毅然决然的奔赴“战场”。离开家的两个月,万芝凤的孩子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帮助和照顾,这令她终身难忘。如今儿子已长大,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军校,即将毕业成为一名军官。万芝凤拿出了一条她珍藏已久的手机短信:妈妈,在我的记忆里您总是在忙碌,您错过了我的童年,错过了我的成长,错过了我生命中的许多眼泪和欢笑。但我知道您很苦,比我和爸爸都苦。您对工作的那份忠诚,执着和坚定将是留给我一生的宝贵财富。保重身体,我和爸爸都爱您!
我觉得,万芝凤的故事肯定还有许多,那些与万芝凤有关的故事也远远没有结束……

作者:吴茜 责任编辑:樊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