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雨季年华,他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来到河北省永清县农村学习生产知识。18岁那年,他手握钢枪,光荣地加入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三年的军旅生涯,磨炼了他刚毅的性格,锻造了他强健的体魄。1981年,21岁的他离开了绿色的军营,投身到火热的警营,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改变的是他的身份,不变的是他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他就是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铁路公安处蓟州站派出所别山火车站驻站民警王万祥。

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1981年,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铁路公安处蓟县站派出所刚刚成立,刚满21岁的王万祥成为这个新集体中的一员。他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别山站警务区,成为一名驻站民警。在这里,他一干就是38年。由于警务区也是新成立,各方面的基础工作千头万绪,一切都得从头做起。别山站这座1975年刚刚建立的四等小站,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条件十分艰苦,但所处的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王万祥的线路工作不能有一丁点的马虎。
军人出身的优势,此时便显现了出来。面对各种困难他没有丝毫退缩,誓把各种“拦路虎”踩在脚下。派出所里的老师傅带着王万祥跑了一个月的线路,他便独自担起建立线路基础台账这项工作。那时警务区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二八”自行车,王万祥骑着它走村串巷下厂矿,采集基础信息,路外宣传,登记台账,每项工作他都必须一丝不苟,因为只有把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后边的工作才不容易出问题。而这辆自行车给他顺利完成工作可帮了大忙。这么多年来,身上警服的样式换了很多种,可更新换代最慢的要数这辆自行车了。王万祥说:“那辆自行车陪我走过多长的路我已记不清了,但它在我心中,已然成了我的老伙计,在最困难的时候,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最大的帮助,如果不是因为太旧了,真舍不得让它退休。”
然而最开始,王万祥的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他一次次地碰壁吃灰,一次次地从头再来,两个多月下来,村民们都被他对待工作的认真和执着所折服。村民们私底下议论:“这个年轻小伙不一般,他的确是在踏踏实实地干工作,不是在玩虚的。”就这样,辖区15个村庄,6个学校,10个废品收购网点的各类基础信息台账,在他的努力下,建立完善起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派出所里的老同志们都佩服他,“这个年轻人不服输,有干劲儿,好样的”。38年来,王万祥见证了铁路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周边村民生活的日新月异,线路基础工作需要实时更新,王万祥与村民们打交道也从未中断。村民眼中的小王,如今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王,从最初村民对他疏远隔阂,到如今的亲如一家,他们共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警民鱼水情的建立。

最难割舍的还是别山
今年是老王的最后一个暑运,派出所里照顾他的年龄和身体,本来安排他盯控派出所值班室,但是这次老王拒绝了。38年来,视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他,从未拒绝过组织的安排,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未向组织提过条件和要求,但这次谈不上特殊照顾的安排,老王却坚定地拒绝了,他坚持要到别山警务区去。老王提出的理由很简单:“我整个从警生涯基本上都是在别山,马上就要退休了,我要在别山为整个从警生涯做最后的告别。”
别山警务区离老王家有15公里路程,如今建设的公路,都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村民们的交通工具由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和汽车,而老王的出行工具依然是自行车。孩子心疼他骑车上下班过于辛苦,要给他买辆汽车代步,他没答应。老王说骑自行车几十年了,已经养成了习惯,改变不了了。如今,老王还是骑着自行车巡视线路,检查道口、涵洞和护网,走村串巷进行安全宣讲。老王说:“现在工作条件和环境好多了,村民里都修了水泥公路,骑车比以前轻松多了。”的确,过去遇上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骑车反倒是一件累赘的事情,但是要巡视的路段太多,要查看的桥梁涵洞也太多,除了骑车,老王并没有其他选择。老王说:“刚开始不管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即便是顶风冒雪,风吹雨淋,也得骑着车挨个村庄搞走访,搞宣传。当时确实觉得苦,但是这么多年过来,也习惯了,只要不出案子,自己的付出也值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护路宣传,周边村民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每逢学生放假前,老王和同事都要对每个学校和村委会进行走访,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再宣传再教育,老王管辖的这7.6公里线路,由于基础工作做得扎实,近年来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危行案件。老王说:“马上就要退休了,以后再想骑着自行车巡视线路,可能也没机会了,好好地站好自己最后一班岗,我的从警之路始于别山,也要终于别山。”

最大的亏欠是家人
老王说他从警38年来,对待工作问心无愧,可以很自豪地说,他所付出的一切,对得起身上的这身警服,不负于头顶的这枚警徽,唯一让他心怀愧疚的就是对待自己的家人。老王的爱人也是一名铁路人,在蓟州区火车站客运组工作,两个人工作都特别忙,在孩子未上学的时候,全靠父母来照顾,等孩子开始上学后,便给孩子找了一家离火车站最近的学校就读,以方便老王爱人接送孩子上下学。可是老王的爱人唯一方便的地方也仅是每天早起送孩子上学,孩子放学后都是独自去火车站等妈妈回家 。老王提起自己的孩子,虽面露愧疚之情,但又能看出他发自内心的自豪,“我孩子从小就特别懂事,上学时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父母接送,他从来没跟我们提过要求,再到考大学、找工作也没有让我们操过心。”老王笑着说。这么多年来,爱人从未因家里的事情让他分心,即便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她也没有半句怨言,说到此,老王的眼眶渐渐湿润了起来。在我一直追问下,老王还是不愿说出当时情况,他只是低着头谈谈地说:“都过去了,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过去了,现在都挺好的,没啥好说的。”老王说,等退休后,自己要好好补偿一下自己对家人的亏欠,帮助孩子看看孙子,陪爱人到全国各地转一转。
回顾老王的从警生涯,他没有办过轰轰烈烈的大案要案,他把自己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铁路安全工作。乍一看来,似乎平淡无奇,但就是因为千万里的铁道线上,有许许多多像老王这样的人民警察,默默奉献、扎根基层、无怨无悔、脚踏实地地干着最基础的工作,才搭建起保障铁路畅通的安全屏障,避免了许多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案件发生。
作者:吴庆伟 责任编辑:樊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