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先进典型|劝业场派出所:信息化警务服务社区群众

来源: 天津市公安局发布时间: 2018-09-01 12:08

  “哥们儿,你干嘛去?”“这不快过年了,放炮去!”

  “哎呀,你快打住吧,你不知道吗?今年天津市规定不能在市里放鞭炮!”

  这是今年元旦时,网络上热传的一段以禁放烟花爆竹为题材的微电影《胖子你干嘛去》中的情节,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天津卫幽默的语言特色,把禁放烟花爆竹的主题演绎成一段好笑逗趣的都市情景喜剧。该片一经推出,便在微博、微信、网站上热播,受到网友的广泛热评,仅新浪微博的浏览量就达20余万次。

  情景剧拍摄现场

  而很多观看过这部微电影后并露出会心笑容的人并不知道,这部作品的拍摄者并不是专业人士,而是公安和平分局劝业场派出所的几位普通民警。他们利用微电影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政策、新法规,而这种新颖的形式只是劝业场派出所信息化警务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在信息化警务共建的道路上,劝业场派出所的民警们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手段与辖区群众密切沟通,实现了网络及“双微”管社区,在社区上建立起一张覆盖全社区动态信息防护网。

  “校园电子警务室”,信息化警务工作的起点

  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得警民沟通无障碍,不仅能够提高公安机关警务效率,而且方便群众办事,拉近了警民之间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提到劝业场派出所的信息化警务工作,不得不提到该所的副所长张冉。早在2007年,张冉充分发挥自身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特长,牢牢抓住公安信息化应用与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结合点,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社区信息化警务工作新模式。

  2007年,在张冉的努力下,劝业场派出所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一个辖区“校园电子警务室”网站,其中设有民警信箱、说说心里话、法制教育、防范招数、案例警示等栏目,并以此作为未成年人沟通交流、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的载体。“网络就好像一个单面镜,你‘看不到’对方,但是对方能‘看到’你,他知道民警可以信任,又觉得用这种形式不会透露个人隐私,所以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张冉讲道。“校园电子警务室”建立以来,有6万余名师生登录并留言。他们之中,不仅有劝业场派出所管片内的在校师生,甚至还有本市很多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有人咨询生活中的困惑,还有人向民警求助。

  在这些留言中,张冉感受到了网络带给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便利性,也坚定了派出所用网络开展警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之后,劝业场派出所相继又推出了“片警博客”“警务QQ群”“手机飞信”等网上服务平台,借助这些平台,民警们通过QQ找到了赌气离家出走的妻子,将天津市落户新政及时反馈给急需在天津落户的群众,通过微信及时制止某位居民收到中奖短信后给骗子汇款……

  警民心与心的交流,拉近彼此距离

  如今,劝业场派出所的每一位民警都会通过微博和微信和自己的管片相连。当然,这份连接不仅仅是信息的互通有无,更是心与心的沟通。就拿张冉自己来说,几年前,还是社区民警的他在微博“开心的片警”上推出了一个“如果你是片警怎么办”小栏目,“很多人不了解社区民警每天在忙什么,于是,我就把平时下片时接触的一些小事放在网上,问问大家‘如果你是片警怎么办?’”令张冉记忆犹新的是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冬天,大雪过后,社区一户居住在二楼的居民反映院子里原先的地砖被一楼商家装修时换成了瓷砖,下雪天,上下楼时非常容易滑摔,希望商户能够把瓷砖换回地砖,而商户则不同意居民的要求。

  扫一扫,民警就在身边

  “如果你是片警,有什么好主意吗?说说看!”张冉将此事件发到微博后,引起了网友积极响应,很多人都给民警支招,有说在瓷砖上撒盐的,还有说垫防滑垫的,也有说铺一些硬纸板的,虽然其中的一些方法似乎可行性不高,但是网民们的热情参与让民警得到了一些启发。最终,在民警建议之下,一楼商户为二楼住户在楼梯旁加装了一个扶手,而安装的费用由一楼商户承担大部分,二楼住户承担一小部分,进而化解了这一矛盾。

  “您的认真负责造就了老百姓的和谐社会!”“应该感谢您啊!大冷天的还为老百姓忙活。致敬!”纠纷解决之后,在微博上,很多网友给民警留言,看到大家能为自己的工作点赞,张冉非常感动,而经过这件事,他也发现,通过网络,他们的心与群众们走得更近了。

  社区安全防范进入“微时代”

  张智军是劝业场派出所负责户籍工作的民警,在他的手机里,记者看到了“日租房群”“网吧店主群”“密室逃脱经营者群”等五六个微信群,他说,这些微信群就好像一个个“线上警务室”,工作起来高效便捷。“如果发现某类商户存在共同的问题,民警便可以把他们的负责人集中在一起沟通信息,比如有些经营密室逃脱游戏的商户存在扰民问题,居民反映之后,我就干脆建一个密室逃脱经营者群,提醒所有商户注意这一问题。”张智军说,“以往要跑两三趟路才能落实的事情,如今在微信群中发布,很多时候当日就能得到很好的回应,像这样及时反馈问题的例子不胜枚举,再比如民警去网吧进行突击消防巡查时,发现了一些问题,网吧经营者却不在现场,怎么办?向网吧值班工作人员指出网吧存在的消防问题之后,民警们还会将现场拍摄的安全隐患的照片传到‘网吧店主群’里,让出问题网吧的店主一目了然,而其他店主看到这些信息之后也会引以为戒,对自己的店面加强管理。”

  民警入户宣传

  2016年,劝业场派出所推出“微警务联系卡”,让社区警务全面进入了“微时代”。此卡是民警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把社区民警微信二维码印在名片上制成了“微警务联系卡”,并在社区内向群众发放。居民通过微信就可以联系到民警,使得小小的微信成为社区民警与居民群众沟通的新渠道,同时社区民警通过微信为群众答疑解惑,宣传安全防范也更加便利。

  辖区内有很多房屋是单位租房,而单位员工流动性非常之大,可能几周下来,人员变动了一半,逐个登记人员并告知租住房防火防盗等事宜非常困难。于是,民警便和单位的管理人员建立微信群进行联系,让他们实时通报人员变动情况,民警们也在群里告知他们安全防范知识,再由他们传达给员工,待到民警下片巡查时,往往信息的落实效果非常好。不仅提高了民警工作效率,更让社区管理工作精细化。正如张智军所说,网络就像给民警增添许多双耳朵和眼睛,随时随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心系群众,是信息化建设涌现新创意的源动力

  这些年,在信息化警务建设中,劝业场派出所的民警们“新点子”层出不穷,他们曾创新地建群组织小商户和居民们团购灭火器;在网上征求加强和改进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和平区首创开展“抓党建、促防范、保平安,争做群众贴心好片警”微信评选活动,全方位展现社区民警风采。

  微电影拍摄现场

  尤其是他们创意拍摄的微电影,更是受到网友们的追捧,“事实上,微电影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宣传政策法规以及安全防范知识,当今社会,每个人每天都要接收海量的信息,很多信息让人无暇顾及。因此,传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环境了,所以我们要另辟蹊径。”张冉说,2014年,借着网络微电影的流行,劝业场派出所的民警们拍出了自己的首部微电影,没有时间,他们就利用下班时间;没有专业设备,他们就用家用的摄像机拍摄;没有场地,他们就借用社区的普通平房;没有剧本,也没有表演经验,他们就把自己平日办案中遇到的事例重现一遍,而演员根据情节的演进对台词自由发挥……正是这种取自居民日常生活“接地气”的情节,让微电影播出之后大受欢迎。影片以一个粗心大意、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的胖子在家休息时忘记关门窗而被盗的经历,向市民们宣传了安全知识。社区居民和网友们的反馈鼓舞了民警们,此后他们一发而不可收,如今,微电影已经拍摄了十余集,宣传效果非常好。

  从“校园电子警务室”的答疑解惑,到微信“线上警务室”的实时互动,再到微电影的令人喜闻乐见。说到底,这些创意的动力源于民警们心系着社区,对社区群众的牵挂,这份信念鞭策着他们在信息化警务建设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来源:公安和平分局 责任编辑:魏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