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一顿永远吃不上的团圆饭

来源: 天津广播发布时间: 2022-02-10 10:39

2022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立春。

53岁的张彩上午出门买菜,她准备正月初五一家人一起好好吃顿饭,她特意买了丈夫乔良爱吃的韭菜。这个春节,54岁的民警乔良一直在连续值班,一家人还没吃过团圆饭。她准备等乔良完成初三、初四的48小时执勤任务后,叫上儿子一家三口,全家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过年就是要团圆,这是眼下张彩最大的期盼。

回家途中,张彩的手机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她还没来得及问儿子正月初五有没有时间回家,就听到话筒里急促的声音说:“我爸被送医院急救了!”

张彩急忙赶去医院。

社区民警乔良这一天去了熙景园。为了进行防疫风险排查,北辰区部分重点区域要在早晨开始核酸检测筛查,其中就包括熙景园社区。乔良在现场负责安保工作。

上午9点半,正在工作中的乔良突然用手捂住胸口,弯下身子,表情痛苦。居民们见状,急忙把他扶到小区保安室里休息。所里得知消息后,马上派社区民警王煜前去接替乔良。王煜赶到时,看到乔良脸色苍白、神情虚弱,提出要送他去医院,可乔良却摆着手说:“不用不用,我还能坚持,再歇会儿就行。”但王煜还是立即拨打了120,救护车赶到现场,把乔良送去医院急救。

张彩和大家在急救室外等了漫长的七个小时,最终还是迎来噩耗——乔良因突发心脏病,经送医全力抢救无效,生命定格在了2022年2月4日19时47分,永远停在了54岁。

忙碌:乔良的最后时刻

乔良是公安北辰分局瑞景派出所社区警务队一级警长,他从1985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37年来,先后在北辰分局天穆、青光、果园新村、霍庄子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2010年3月被调到瑞景派出所工作,先后分管王庄村、王庄市场、熙景园、紫瑞园的安保工作。

今年除夕到正月初三,当人们都在欢度春节时,他却和同事一起,值守在岗位上。为了做好社区禁放烟花爆竹工作,除夕和正月初一,他都在自己负责的熙景园和紫瑞园社区巡逻,逐楼逐栋进行防范提醒,从早晨忙到转天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去休息;正月初三,是他春节期间的第二个值班日,他跟同事同样从早晨8点忙碌到凌晨,只睡了三四个小时,就又投入到大年初四的执勤任务中。

大年初四凌晨5点半,睡在单位宿舍的乔良被闹钟叫醒。前一天他值班,凌晨一点才睡下。尽管很困,但他还是迅速下床,简单洗漱之后,就赶到所里参加核酸检测筛查安保任务部署会。

6点半,乔良骑着电动车,准时来到熙景园核酸检测筛查点位,与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一起仔细检查了现场情况。

7点,居民陆续下楼排队,开始核酸检测。乔良在队伍旁维持秩序,不时提醒大家“保持安全距离”。

▲春节期间,乔良和同事在夜间执勤

如果没有突发心脏病,他会在完成核酸检测筛查安保工作后,继续在负责的社区里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还会和小区保安一起,继续开展春节期间禁燃禁放工作,还要去慰问几名孤寡、独居老人……

如果没有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会在完成工作后,和家人坐在一起,吃今年春节的第一顿团圆饭。

但,这竟成了他永远吃不成的一顿团圆饭……

同事:爱“较真儿”的老乔

乔良牺牲两天后,正月初六,记者来到公安北辰分局瑞景派出所,走进他生前的办公室。大约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整齐地摆放着四张办公桌,乔良的座位就在里边最左侧,整洁的办公桌上只有一台电脑、一个键盘和一台打印机,靠墙位置有两个喝水的杯子和一卷胶带。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一个一米见方的记事板,上面还写着他待办工作的备忘录:

紫瑞园31号楼需入户了解情况,旅馆检查表一月一次,周一交日志,入户了解电动车、养犬登记情况……

乔良的战友告诉我们,这个记事板是乔良自制的,为的是每天提醒自己工作事项,避免遗漏。

▲乔良的办公桌

提到乔良,同事们都会说上一句:“他太爱自己的工作了。有时甚至很‘较真儿’。”

有多“较真儿”呢?

2017年3月,乔良负责王庄市场的安保工作。当时王庄市场占地6000平方米,治安复杂,老乔也颇为头疼。他首先找到市场管理部门,经过商讨,组建了一支由9人组成的市场秩序巡逻队。他自掏腰包买了个小喇叭,用他标准的大嗓门录上几句话,然后,每天带着这个小喇叭,天一亮,就开始在市场里转悠,有时中午也不休息,直到晚上市场关门。于是,偌大的市场里,每天都能听到老乔中气十足的声音反复提醒大伙儿:

请大家注意自己的物品,提高防范意识,谨防小偷!请大家注意自己的物品,提高防范意识……

时间久了,人们都习惯了在市场里听到小喇叭的声音,并亲切地称它为“乔良小喇叭”。

那年夏天,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不慎在市场里丢了钱包,报警后没抓到嫌疑人,居民也自认倒霉回了家。可是,乔良知道后,主动找到这名居民,跟他详细了解钱包在哪儿丢的、什么样的钱包、丢了多少钱等等,然后又去市场里四处寻访,寻找蛛丝马迹,终于查清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于是,乔良干脆睡在了市场的简易值班室里,从早到晚在市场里蹲守,警服常常被汗水浸湿好几遍,终于被他发现了嫌疑人的踪迹。他马上打电话通知办案巡控队,与及时赶来的同事一起将嫌疑人抓获。

▲乔良和他的“小喇叭”

说起老乔的“较真儿”,瑞景派出所副所长宋佳强还清晰地记得一件事。

那是去年春节前,老乔的辖区里有一对小夫妻,妻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被骗了几万元,夫妻俩因为这个事儿闹得不可开交。

两口子到派出所做笔录时,宋佳强当时惋惜地说了一句:“这两口子,怕是过不下去了。”

本是无意间说的一句话,没想到老乔却上了心。因为他知道,夫妻二人刚结婚没几年,有个孩子才两岁。

“这要是离婚了,孩子多遭罪。”老乔喃喃地说。

这事过去之后,5个月后的一天,老乔忽然一脸神秘地走过来,冲他呵呵笑着说:“那小两口,让我给劝好了。”

原来,遭遇电诈后,乔良就经常到他们家去入户走访,做丈夫的思想工作,还介绍女方当了小区里的反诈志愿者,帮乔良一起以身说法,向居民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渐渐地,居民们都向这小两口伸出了大拇指,丈夫也逐渐原谅了妻子,一家三口又过上了平静的日子。

居民:有“乔伯”在,就感觉安全

正月初四晚上8点多,紫瑞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吴琼流着泪在居民群里转发了乔良去世的消息。一时间,“不敢相信”“乔警官一路走好”的悼念信息,瞬间刷屏。

居民们都不敢相信,那个整天乐乐呵呵在小区里巡逻的老乔,那个总是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安全事项的老乔,竟真的离开了。

紫瑞园社区每个楼门都组建了一个居民群,每个群里都有乔良。只要有空,他就会在群里发布电信诈骗的防范知识、消防安全的提醒、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等等,如果有居民询问有关安全或法律的问题,只要@乔良,不管多晚,他都会及时回复。

在吴琼心目中,乔良永远都是开朗乐观的,每次到社区里来,老远就跟居民打招呼,跟大家逗趣开玩笑,感觉不像是警察,更像是邻家大叔,所以大家都亲热地叫他“乔伯”。

“乔伯办事特别扎实,他永远都把居民放在心上。”

▲居民在微信群里悼念乔良

让吴琼印象最深的,是两年前,社区里曾发生一起火情,一个二楼住户的空调室外机起火,浓烟四起,当时,乔良是第一个冲上去的。

“当时乔伯正在小区里巡逻,他第一时间冲到现场,拿起楼门里的灭火器,对起火部位奋力扑火。等119消防人员赶到之后,灭完火,他又跟着消防人员入户勘察。经过排查,这起火情是由于外来飞物引燃了阳台空调室外机,乔伯又从2楼一直到6楼挨家挨户排查,提醒大家注意防火,一直忙到天黑。”吴琼说。

着火的人家是母子俩, 50多岁母亲,带着儿子。那天下午,娘儿俩待在家里,忽然听到一声巨响,阳台就起了火,把母子俩都吓坏了。乔良当天还特意留下来安抚他们,说了不少话。

从那以后,这一家人也成了乔良经常入户走访的对象,乔良以这样一种方式了解辖区的社情民意,他认为这是干好社区民警必须做的。两年来,这家人早已把乔伯当成了亲人。当在电话里从吴琼口中确认乔良牺牲的噩耗时,王娟忍不住失声痛哭:“这么好的人,不应该啊……”

“乔伯总是这样,不管他是在休息还是在工作,只要居民有难事找到他,他一定帮助解决。解决完了,还得回访,问一下这件事解决得怎么样。别看他是个魁梧的男人,心特别特别细。”吴琼揉着哭红的眼睛说,“有乔伯在,我们就觉得安全、踏实。”

家人:他总是“不听话”

这个春节,丈夫的突然离世,让张彩感觉像做了个噩梦一样,这一切不像是真的,日子仿佛还定格在初四买菜准备吃团圆饭的场景里。

这几天,她经常翻看手机里的相片,回忆丈夫的最后时刻:

“你看,这是我1月31号除夕做的年夜饭,他那天值班,我还给他发微信,告诉他‘给你留年夜饭了’,他也没回我。这是他跟小孙女最后的一张照片,1月27号,他特别喜欢小孙女……”

张彩说不下去了,泪水决堤似地流下来,滴在手机上,手机里的照片上,乔良冲着镜头慈祥地笑着,三岁半的小孙女则依偎在他怀里,无忧无虑地笑着。

▲乔良生前和小孙女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比丈夫小一岁的张彩跟乔良是一个村里长大的。从小,乔良在同龄人中个子最高,每当有小伙伴受欺负时,他都会站出来打抱不平,久而久之,大家都把他当做大哥哥,有什么事都喜欢找他帮忙,他也从不推脱。高中毕业时,乔良报考了天津市公安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因为住在一个村里经常见面,张彩渐渐对这个“老实、厚道、有正义感”的年轻人产生了好感,乔良也喜欢上了娇小、可爱的张彩,两个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成家后,乔良总是工作很忙,就算是歇班,一个电话打来,他就又出去了,家里什么都指不上他,不但家务活帮不上忙,就连孩子的家长会,他也总是缺席。

“有一回,他值完班去给孩子参加家长会,结果,他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张彩说着笑了,但随即,眼泪又涌了上来。

说起父亲,32岁的乔俊龙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从小到大,一家人几乎很难聚在一起。每到春节,当他和妈妈两个人去串亲戚时,他都忍不住问妈妈:“别人家都是一家三口,我们家为啥只有我们两个人?”妈妈每次都告诉他:“你爸爸是警察,他要上班。”

“尤其每到周六日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都跟爸妈一块儿去公园玩儿,我也想让他们带我去。我父亲每回都答应我,可临近了,他就要去加班。后来我也习惯了。”

乔俊龙说,小时候,自己也曾埋怨过父亲,觉得他做爸爸“不合格”,父亲从来不生气,只是说:“等你长大就懂了。”

这么多年来,张彩母子俩早就习惯了乔良的早出晚归,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身体。

由于常年操劳,乔良十多年前就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熟悉乔良的人都知道,他总是随身背着一个黑色的小包,里面放着各种药品。即便这样,他也从没因为身体不适要求减少工作,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在一线工作。

今年1月8日天津市突发疫情以来,乔良把精力和时间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除了值班外,他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门口,进行疫情防范提示,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护等。期间,他先后在疫情隔离点值守7次,担负责任区核酸检测筛查任务5次。生命中的最后这几天,身边的同志和群众看到的依然是乔良忙碌的身影。

▲张彩和儿子乔俊龙

连续的忙碌,让他感到很疲惫,每次回到家,总是往沙发上一躺,累得不想说话。有好几次,张彩劝他:“要是太累你就歇歇。”可他总是说:“工作太多了,总得有人干啊。等有时间再说吧。”

有时,张彩也跟他着急,跟他说:“你说你家务活不干,我可以替你干;可你有病你不去看,我可替不了你呀!”乔良却仍是那句话:“等有时间。”

乔良牺牲之后,他的手机几乎成了热线电话,很多人打电话来,不相信这是真的。张彩都一一回复:是真的,老乔不在了。

张彩这才知道,乔良手机里有好几百人都是她不认识的,那都是乔良负责社区的居民、他出警帮助过的群众,还有他在工作中结识的同事、朋友。

“我们娘儿俩才知道,他在外面的人缘那么好!”这么多年来,乔良从不把工作中的压力和烦恼带回家里,也从不跟家人说自己都做了什么。然而此时此刻,妻子和儿子才进一步明白:为什么他那么热爱自己的工作。乔良还喜欢的是刘欢演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这是这个岁数的民警都喜欢的歌曲。

“他这辈子,值了。”张彩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