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的和平区,时光有着不同叙事的表达,一种是波光粼粼的海河在津湾广场的璀璨光影里奔流不息;一种是五大道的海棠在年年岁岁的花开花落中,沉淀为砖石木纹间的低语。而公安和平分局治安管理支队四大队民警马玉明和他的战友们,是这些锦绣芳华背后的另一种无声的陈述,静谧却与每一场人间烟火息息相关。

以温度情暖民心
马玉明今年53岁,1997年投身警营,成为原公安和平分局防暴队的一员。
在防暴队那些年,马玉明除了要参与日常的巡逻防控任务,还要进行大量的体能、技能训练,虽然没有警察类题材电视剧里的惊心动魄,斗智斗勇。但这段经历让他沉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奠定了从警生涯的坚实基础,摸清了辖区的环境,熟悉了周边的路况,“和平这块地方,我闭着眼都能知道人往哪走车往哪开”。

2006年,马玉明转岗来到南市派出所,负责案件办理等工作。面对从未涉足的新领域,他恶补法律法规,学习办案流程,无数个通宵的深夜,无数个出差的路上,他成长为所里可靠的中坚力量。
一次,辖区某餐馆送餐员李某因琐事与餐馆负责人发生冲突,失手将对方打伤。马玉明在办案中了解到,李某夫妻在津务工,平时干活儿踏实、待人友善,而家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案发后,李某悔不当初,认罪态度良好,而被打伤的一方也有意谅解。“作为警察,办案不能机械地‘一刀切’,要兼顾执法力度与温度,这个案子必须妥善办理,解开双方矛盾纠纷,不留隐患。”马玉明说。
于是,在对方表达谅解意愿后,马玉明立即联系李某家属商谈赔偿事宜。得知李某家人一时无法拿出赔款,马玉明慷慨解囊,先行垫付了部分赔偿钱款,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如今,李某已在天津扎根。提起这段往事,一家人都对马玉明感激不已。
“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很多事都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马玉明说。有一次,一位居民突发疾病需要就医,但患者居住区域通道狭窄,担架无法通过。巡逻途经此地的马玉明发现这一情况,二话不说,立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背起病人送上救护车。因送医及时,经抢救病人脱离了危险。“能及时出现并挽救一条生命,这便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提及此事,马玉明说道。
以细节筑牢基石
2012年,马玉明来到治安管理支队,负责治安案件审核、娱乐场所管理等工作。2020年,他正式开始负责辖区内大型活动安全监管工作。
新岗位也带来了新挑战,和平区是我市举办大型活动的热门区域,活动频次高,密度大。马玉明迅速进入角色,他开始全面了解活动的管理方、场地方以及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也从全新的视角和角度审视自己已经干了20多年的公安工作,面对活动审核、踩点踏勘、制定方案预案、部署警力、统筹协调、应急处置演练等全新的工作内容。马玉明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行”“我去”。一次次安全稳定,一次次“警”然有序,在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细节里,蕴含着马玉明和战友们为民的付出和真心。

已成功举办三届的“海棠花节”,如今已是天津文旅的重要ip,游客们一次次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背后,是马玉明写满资料数据的笔记本和磨平了的皮鞋。
首届“海棠花节”时,在实地勘察环节,马玉明把五大道区域跑了一遍又一遍,精准测量道路数据,采集各类基础信息,认真思考每一个环节。比如,区域内警力布局是否合理、人群流动过程是否可控、交通路线规划和车辆停放是否有序。那段时间,他手机里的步数每天都超过2万步。
举办“海棠花节”,不仅要招待好八方来客,也要做好辖区居民的工作。为举办此次活动,五大道区域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居民日常出行受到一定影响。这时,在派出所工作时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和技巧就派上了用场,马玉明的话语总能说到老百姓心里,“这边封路了,但稍微绕一下也能通过,给您添麻烦了,但咱天津人是出了名的有里有面儿,不得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游客,这几天您多担待。”
以坚守见证美好
承办大型活动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精打细算,甚至减少在安保方面的投入,为了确保安保工作保质保量,马玉明主动和承办方沟通,算“安全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在安保方面省钱,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要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并产生民事赔偿。而且,事故还会影响你们在业界的口碑……”一番话成功说服了企业负责人,安保工作也不打折扣地落实了下去。

从活动审批到准备阶段,马玉明深入排查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调整安保措施。有他在,即使遇到突发状况也都能从容应对。
2024年,某品牌在民园广场举办新品促销活动,邀请某歌星到场助阵。歌迷得知消息,从四面八方赶来,周围道路被堵得水泄不通。马玉明见状,第一时间协调各单位抽调警力,采取临时措施,迅速控制局面,确保活动安全有序举行。
2023年至今,马玉明先后参与各类大型活动安全监管工作500余次。他身处喧阗却背对繁华,用行动勾勒出最安全的底色,坚定地为各类大型活动的平安与精彩保驾护航。但求存进,不慕尺功,让每一次活动真正成为全民共享、全家共聚的欢乐盛宴,马玉明一直在路上。


津公网安备120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