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情系桑榆,绘就暖心画卷——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戴娟

来源: 平安天津发布时间: 2025-11-03 19:00

当年做社区民警时,她是老年居民的“好闺女”,后来调入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她又成为扶老户籍政策、警务制度的“设计师”。从警23年,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她都牢记为民宗旨,用情助老帮扶。她就是戴娟。日前,她被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精神传承

用青春谱写新时代爱民曲

戴娟是已故一级英模、爱民模范戴成江同志的女儿。她从小耳濡目染,立志长大后成为像父亲那样全心为民的好民警。2002年,22岁的戴娟在警校毕业后,成为公安河北分局墙子派出所的社区民警。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环境,戴娟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入户走访工作。她负责的社区老年人家庭比较多,而这些老人都是她的牵挂。70多岁的王大娘与残疾的女儿相依为命,住所凌乱而昏暗。戴娟登门走访时,看到这个家,心里有些发酸。她意识到,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任何家务都是困难而繁重的。从此,她成了这个家庭的常客,帮母女俩收拾家务,陪她们聊天,解决各种生活困难。她的到来为母女俩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与快乐。

还有一次,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位老人在辖区晕倒了,昏迷前反反复复念叨着“戴娟”这个名字。戴娟得知这一情况后,不顾自己小产后还在恢复期的身体,忍着腹痛奔向事发地。她一眼认出,发病老人正是辖区居民,随即向医生告知老人的高血压病史,又在配合救治的同时及时联系到老人的家属,最终帮助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派出所工作那些年,戴娟经常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公园、广场,走进老年人当中,编演普法节目,发放安全防范宣传单,提醒老年人提高警惕。同时,她还及时了解社区内老年人的生活情况,为有需求的人提供法律援助。她一次次开展暖心帮扶,一次次为老年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成为了社区里大爷大妈挂在嘴上、记在心里的“好闺女”“贴心人”。

创新举措


高效化解涉老警务堵点

2013年,戴娟调入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先后负责户籍信访接待、指导基层警务改革等工作。其间,她结合基层工作经验,在妥善处理涉及老年人的警情、为老年人构筑安全防线方面持续发力。

工作中,戴娟敏锐地注意到,在众多涉老警情中,存在着接警沟通难、出警效率低、联动协同难等问题,于是,她以新型警务模式为突破口,创新主导“接警快处、热线联动、警后回访”涉老接处警机制,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为老警务新格局。

在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以110报警服务平台为主导,相关警种协同的接处涉老警情新模式应运而生。此后,市公安局凡接到涉老警情,属地公安机关优先火速出警,对重大敏感警情,及时通报相关警种指导属地公安机关开展处置,并加大后续盯办回访力度,确保处置工作深入彻底、高效有序,全力维护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戴娟聚焦帮扶化解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参与建立了以110报警服务平台为主,会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33人社服务热线、12393医保服务热线等12条便民热线协同联动的天津市“热线联盟”,并将梳理出的独居、空巢老人等情况推送给社区民警,方便社区民警建档走访,并与社区心理咨询师、调解员联动,适时介入,努力从源头防范化解涉老案事件。

“出警回访”机制则在日常警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前,河东区一位大娘倒地摔伤后无法起身。公安河东分局民警接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并联系大娘的家属,及时送医,妥善解决。后来,社区民警到大娘家回访,敲门无人应答,于是当机立断再次联系家属。家属赶来打开房门后发现,大娘在家中再次摔倒——回访机制再一次救老人于危难之中。

真抓实干


推动惠老警务政策落地

工作中,戴娟还了解到,不少老年人早年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家乡,如今上了年纪,渴望重返故土,叶落归根。她聚焦这些老年人落户的实际困难,前往档案馆查阅尘封的卷宗,寻找政策依据,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实现心愿。

本市进入身份证换证高峰期以来,戴娟和同事推动落实市公安局《优化调整户籍居民身份证政策“十项措施”》,对65岁以上、行动不便、特征变化不大、需要办理身份证业务的老年人大力推进“全程网办”服务举措。今年以来,全市已办理65岁以上身份证业务5万余件。

在全市所有户籍窗口设置老年人“爱心专座”,准备轮椅、老花镜、血压仪、医药箱、雨伞、饮水机等服务用品,设置清晰醒目的引导标识及简单易懂的《办事指南》……一项项便利老年人的服务举措,饱含着戴娟从警23年对群众的深情。她怀着从警之初的热忱,努力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