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第六届国际反病毒大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大会由天津市政府主办,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承办。
大会以“共同应对病毒威胁 守护数字资产安全”为主题,邀请了国际刑警组织网络犯罪局局长尼尔·杰顿、亚洲反病毒研究者协会理事杰西·宋、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新光、俄罗斯大蜘蛛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马克西姆·杰米坚科、美国欧普斯安公司大中华地区销售总监游承岳、韩国安博士网络安全中心主任朴泰奐、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柱廷等近500位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业界领袖、行业精英齐聚一堂,面向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的未来场景,积极探索反病毒技术的前沿创新方向,深化计算机病毒防治国际间的协作交流,共享该领域的最新科研与实践成果,在网络安全领域政策研究、标准制定、解决方案等多层面实现新突破。
大会上,肖新光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恶意代码命名是网络安全运营与治理工作的重要支撑点,亟需维护统一的分类命名体系,并依托分类优先级定义解决风险治理冲突问题;马克西姆·杰米坚科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网络电子数据取证面临诸多难点,免费取证工具和商业取证工具都存在局限性,亟需创新解决方案;潘柱廷提出终端作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落脚点,其形态正被数字化转型不断重塑,终端安全不止于防病毒,应从被动防御走向智能响应。
会议期间,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了《网络空间安全态势分析报告(2025)》《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统计分析报告(2025)》,系统梳理了近一年来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当前网络空间面临的新趋势、新风险、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网络安全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行业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信息参考。同时,新增发布了《暗网监测年度报告(2024)》,为研究机构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暗网活动的全景认知以及应对策略,助力强化网络安全韧性。
此外,大会宣告成立了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建设发展联盟,秉承资源共享、能力共建、协同共治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的持续建设和应用推广,据行业之力共同打造网络安全的“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