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本名王玉祝,是公安西青分局辛口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虽然已经49岁,但他的干劲一点也不输年轻民警。特别是在侦办案件方面,“老王”有自己的一套破案“心经”。他的许多破案方法是所里年轻民警争先想要学到的本事。

“多听、多看,最后再问,从细节中找到破案线索”
自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至今,王玉祝一直在辛口派出所工作,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王”也变成了“老王”,流逝的是年轻岁月,增长的却是办案经验。对于王玉祝来说,人熟、地熟是一宝,对侦查办案工作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也让王玉祝养成了多听、多看,最后再提问题的习惯,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8年5月9日22时许,辛口镇某工厂宿舍内发生一起伤人案件,两名员工因琐事发生口角,陈某某饮酒后持碎酒瓶将刘某捅伤。见闯下大祸,陈某某仓皇逃离。王玉祝和同事到达现场后,先将刘某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经救治,刘某脱离了危险。随后,王玉祝和同事立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通过调看附近的监控视频,他们发现案发后陈某某骑一辆电动车逃跑。他又和同事到长途汽车站走访,没有发现陈某某的踪迹。经过研判,王玉祝和同事认为嫌疑人陈某某应该还是藏匿在西青区,于是加大了走访排查力度。然而,他们把辛口镇及附近的网吧、旅馆都排查了一遍,始终没有发现陈某某。在和刘某的一次谈话中,王玉祝无意中得知,陈某某平时十分喜欢吃牛肉板面。掌握这个线索后,每到午饭和晚饭时,王玉祝和同事就分别在辛口镇及周边的牛肉板面店进行蹲守。经过一周的蹲守,王玉祝在辛口镇一牛肉板面店将陈某某抓获。据陈某某交代,作案后,他躲藏在辛口镇一废旧平房内,偷偷探听刘某的状况。除了到附近几个牛肉板面店吃饭,他几乎不敢外出。即使这样小心谨慎,却还是被王玉祝找到了破绽。

“搞案子没有捷径,艰苦付出是破案的‘金钥匙’”
如今破案的手段很先进,在王玉祝看来,破案手段再先进也是辅助,如不付出艰苦的努力,什么案子也破不了。他说:“坐在屋里纸上谈兵,不到实地去走访调查,破案线索不会自己到手边,必须到现场,不能怕费事,这才是搞案子的基础。”
2018年6月的一天,一名男子来到辛口镇某超市,他向超市老板称急着给生意合作伙伴汇钱,但在附近没有找到银行;想用手机转账,但手机又没电了。于是提出先用超市老板的手机给他的生意合作伙伴转账2.4万元,他再把现金付给老板。这名男子还称,愿意多付给超市老板500元手续费。看到该男子焦急的神情,超市老板考虑了一下,便按该男子的要求将钱汇了出去。随后,该男子声称到车里去拿钱,便一去无影踪了。接到报警后,王玉祝和同事到超市进行调查,在该超市内,王玉祝发现由于犯罪嫌疑人慌张离开,将一个塑料袋丢在了超市内,在塑料带里,他发现了一张银行汇款单。根据上面的签名,他在西青区某建筑工地找到了男子王某某。据王某某称,是一名男子给他200元钱,用王某某的名字办了一张银行卡,经核实后确认超市老板的2.4万元钱正是转账到了这张银行卡上。
王玉祝立即调取办卡时银行的监控录像,掌握了这名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并根据犯罪嫌疑人乘坐的车辆,循线追踪。除了出警巡逻,他和同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接力查看监控视频。虽然眼力比不上年轻人,但王玉祝不错过一帧视频,累了上完眼药继续看。用了一周的时间,终于在宝坻区霍各庄镇某村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王玉祝和同事火速出击,将犯罪嫌疑人苏某某抓获归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搞过的每一个案子都记在心里,特别是一些未破案子,记得更深刻。”20多年前,王玉祝经手了一起打架警情,一名留着长头发、走路左摇右晃的当事人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就在两年前,辖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多个农户种植的甜瓜被盗。在监控视频中,王玉祝发现一名男子的体貌特征与那名留长发的犯罪嫌疑人很像。尽管民警做了大量侦查工作,始终没有间断对犯罪嫌疑人的追捕,但由于犯罪嫌疑人一直居无定所,民警未能将其抓获。2019年1月14日,辛口派出所处置了一起纠纷,两名当事人到派出所进行调解。当天,王玉祝歇班,他在回派出所取东西时,看到其中一名当事人十分眼熟,很像20年前的那名长发男子,但让他有所迟疑的是,这名男子留了一个平头。王玉祝走出办公室,在暗处观察这名男子的一举一动,当对方走出来的时候,王玉祝立即从其走路姿势上确定这名男子就是两年前盗窃甜瓜的犯罪嫌疑人,随机和同事将其控制。经讯问,该男子对自己实施盗窃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王玉祝说:“都说我破案有‘心经’,其实方法很简单。年轻时搞案子精力充沛,爱用蛮力。随着经验的积累,我破案的方法也在丰富。在我看来,只要有恒心,每名民警都能找到自己的破案‘心经’。”
来源:公安西青分局 责任编辑:樊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