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注意!这样的"警察"不要信!

来源: 天津市公安局发布时间: 2020-08-13 15:40

  “喂!我是公安局的(或法院的、检察院的、通讯局的、医保局的……),你涉嫌藏毒(或国际诈骗、洗黑钱、非法入境、保险诈骗等等),不要泄密,按我说的去做,才能证明你的清白(或保证你的安全……)”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类来电开场白或转接电话内容。

  实际中,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呢?请看案例:

  8月3日上午,家住天津市河东区的一女士接到自称“中国通信”公司员工的陌生男子电话,称一涉嫌诈骗的电话号码是其名字注册的,要求其下载并注册一款名为“易信”的APP聊天软件,稍后会有警方与其联系。随后,果然有一名自称“刘进”的男子通过“易信”与当事人联系,并自称 “北京市公安局”刑警,以需要查验其银行存款是否为赃款为由,让其重新办理一张新的银行卡,并将名下钱款转至新卡内。

  第二天,待当事人将资金转入新卡后,“刘进”继续以查验是否赃款为由套取其取款密码,女士对此产生怀疑,对方则称此举是为了保护其资金安全,并已将此情况上报给其单位领导“雷军”, 当事人打消了疑虑。转天,另一名自称“雷军”的男子主动联系其,以查看其信誉度为由,要求当事人找他人借款,如果借款人同意,则证明女士信誉度良好,能洗清嫌疑,女士便按照其要求找他人借了一笔资金存入新卡内。当天下午4时许,民警发现新的银行卡内两次存入的40余万元资金全部被转走,遂报警。现该案正在侦办中。

  诈骗套路解析:

  骗子利用受害人平时很少和公检法机关打交道设计骗局,而一些受害人听说对方是“公检法”人员、自己摊上事了,极易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很容易就落入骗子的圈套,上当受骗。

  第一步:以“异地涉案”为由,利用受害人的惊恐心理设套;

  第二步:以“保密协议”为由,要求受害人不得对外走漏消息;

  第三步:以“录取口供”为由,指引受害人寻僻静之处洗脑行骗;

  第四步:以“财力证明”为由,诱骗受害人进行贷款转账操作。

  公安机关提示您:警惕以下12种“仿冒类”诈骗!

  1、自称“公检法”称你违法犯罪的;

  2、自称“公检法”要求私加QQ进行视频办案的;

  3、自称“公检法”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

  4、自称“通讯局”称你的手机卡涉嫌发布违法信息的;

  5、自称“社保局”称你的社保卡涉嫌违规开药的;

  6、自称“公安机关”称你涉嫌贩卖假口罩的;

  7、自称“海关工作人员”称你包裹藏毒的;

  8、自称“防疫中心”称你违规出境要配合调查的;

  9、自称“贷款平台客服人员”要求注销贷款账户的;

  10、自称“贷款平台客服人员”要求清空贷款额度、转入指定账户的;

  11、不明身份好友要求立即转账的;

  12、接到陌生电话自称“领导”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的。

  以上行为都涉嫌诈骗!如遇上述情况,请立即停止转帐操作;如有疑问,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请牢记:公安机关不会电话办案,如需调查会通知当事人到执法场所,出示证件、办理手续,凡是不见面、不履行相关手续而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律拒绝,若遇到电话中的“民警”要求受害人接受电话笔录时,一定要认清——那就是诈骗!

  来源:公安河东分局 责任编辑:林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