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按照公安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天津公安机关以失踪被拐儿童家属实现团圆梦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优势,不断创新和完善打拐反拐工作模式,密切相关警种和部门间协作配合,在提升打击犯罪能力水平的同时,有效推进“团圆”行动深入开展。今年以来,相继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2名,为12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天津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一时间成立了“团圆”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指挥全市专项行动开展。依托合成作战平台,建立市局、分局侦破拐卖儿童积案工作两级专班,刑侦、法制、人口、治安、科信、图侦、网安和新闻宣传等部门协同配合,立足拐入和拐出“两个战场”,发挥警种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宣传发动、信息核查、积案攻坚、认亲确认等各项工作;每起拐卖儿童积案分别成立专案组,抽调专人开展案件侦查,加强积案攻坚力量,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活动,积极帮助失踪被拐儿童家庭早日团圆。
专项行动中,天津公安机关按照实战化标准运作、梳理涉案关键信息,逐案与当事人见面核实,按照“一信息、一档案、一专班”的工作原则,对受理信息逐条确定专人负责,抽调精干警力开展调查核查、信息录入等工作。严格落实“一长三包”责任制,充分运用传统与科技方式,对拐卖儿童积案进行全面细致梳理,加强与民政、妇联、教委等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能,为“团圆”行动深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全力查找失踪被拐儿童,就是与时间赛跑,尽早让更多离散家庭亲人相见、家庭团圆,是天津公安机关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
今年4月18日,对胡某某一家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全家高兴的日子。这一天,走失近24年的小女儿终于回家了。哥哥在厨房里做着走丢前妹妹最爱吃的饭菜,24年了,一家人终于吃上了这顿最期待的团圆饭。
早在1997年,胡某某的女儿在家人外出干活的时候,自己骑着自行车出去玩就再也没有回来。24年来,胡某某夫妇一直想尽各种办法寻找着女儿的踪迹。2017年,胡某某的夫妇来到天津市公安局宁河分局苗庄子派出所,了解到夫妇二人的遭遇后,民警采集了夫妻二人的血样,同时开展查找工作,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团圆”行动中,天津公安机关强化信息采集,全面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今年4月,胡某某夫妇二人的血样与周口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采集的周某某血样比中。为进一步确认,一方面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生物物证检验室连夜对血样进行复核,另一方面在天津市公安局“打拐办”的指导下,宁河分局第一时间联系河南省公安机关开展核查工作,结合周某某照片以及关键体征,最终家属确认周某某即为走失多年的胡某某。4月16日,胡某某的哥哥和民警赶赴河南,哥哥见到妹妹后激动的打电话告诉家人,是妹妹没错。哥哥一直在电话里连说几次真的真的……4月18日,天津市公安局把胡某某接回宁河区苗庄镇孟旧村与亲人团聚。
“为民办事情深似海,为民解忧恩重如山。”时隔24年,胡某某夫妇终于和日日夜夜思念的女儿团聚了,心里有着说不尽的感激,70多岁的胡某某泣不成声地说。
今年4月26日,天津市公安局静海分局传来一阵哭泣声,这不是悲伤,而是一位年过半百的母亲喜极而泣的声音,因为这一天,她等了30年,盼了1万多个日日夜夜。
在“团圆”行动中,天津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基础信息核查,积极部署全市公安机关广泛采集被拐人员相关信息。2021年3月,天津市公安局静海分局采集的王某某血样信息与四川省绵阳市采集的肖某某夫妻二人的血样比中。从事打拐工作的民警都深知,如果不能及时找回孩子,被害人家庭的伤痛永远都无法愈合。因此,天津市公安局“打拐办”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部署静海分局开展核查工作。同时,天津市物证鉴定中心生物物证检验室也与四川省公安机关技术部门取得联系,经进一步检验复核,最终确认了王某某即是肖某某、张某某失踪30年的儿子。当确定的消息传来,翘首以盼的肖某某夫妇二人激动不已,相拥而泣。
30年后,肖某某跨越千里来津认亲。肖某某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儿子,脸上难掩激动之情,和久别重逢的儿子长久拥抱,仿佛再也不想松开双手,当时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肖更是紧紧握着民警的手,一个劲地表示感谢:“是公安机关帮我们找回了儿子,让我们全家再次重逢。感谢公安机关!感谢‘团圆’行动。”
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亲人是人们永远的思念和牵挂,打击拐卖,防范走失,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今年,天津公安机关将不断强化打拐反拐各项工作,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持续加大拐卖儿童积案攻坚,全力推进“团圆”行动深入开展。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团圆”宣传工作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动员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努力让失踪儿童早日回家,让失散家庭早日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