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假期,正值初秋时节,迁徙的候鸟陆陆续续来到七里海湿地歇脚。与其他景点的热闹喧嚣不同,这里格外宁静,温柔拂面的微风下,只见鸥鹭相伴,百鸟翔集,鸟群时而盘旋,时而嬉戏。
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湿地之一,七里海湿地被誉为“京津绿肺”“湿地氧吧”,它也是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有一群藏蓝身影默默驻守,为湿地的宁静和谐贡献公安力量。
“在湿地巡逻时感觉自己走路的声音都是安静的,那种感觉很美妙,飞鸟从头上掠过,芦苇荡摇曳发出的沙沙声,有一种人与自然心灵上的共鸣。”公安宁河分局七里海警务站民警赵文献如此描述。
今年,是赵文献在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度过的第四个国庆节了。对于公安宁河分局七里海警务站民警辅警来说,国庆假期是一个重要节点,每年这个时候,南迁的“过客”——野生候鸟,就会来到七里海湿地保护区觅食休息。
国庆假期就意味着加班加点,七里海警务站民警辅警全天候加紧巡查巡护。他们深入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内的重要点位,排查湿地范围内是否存在鸟夹、地网等非法捕鸟设备,岸边是否存在地笼、粘网等影响候鸟进食的捕鱼工具,每日监测七里海东海鸟岛的水文情况,努力为这些“客人”们营造优良的栖息环境。
赵文献说:“候鸟特别喜欢在浅水区的岸边找寻小鱼小虾食用,有些不法分子就会把捕鸟夹放在岸边的芦苇丛中,这样隐蔽性高,不容易被发现,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淌着水在岸边仔细搜索,把风险降到最低。”高高的芦苇荡不时掩盖住民警的身影,但民警巡逻的脚步却不曾停下。
今年国庆假期,赵文献和其他同事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从清晨到日落,他们按照分工,划分排查区域,从七里海水库的南堤和北堤纵深推进。在碧波浩瀚的七里海,民警的足迹遍布湿地。
一年又一年,飞鸟来了又走
民警守护的真情始终常在
“现在湿地苇子更绿,水更清,鸟更多了”
赵文献说,七里海湿地保护区的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就是他们坚守与付出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