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走在永安道200号的身影

来源: 平安天津发布时间: 2024-01-22 17:17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家、成功,不仅刻在本人的内心,社区民警的居民档案,也在记录着这一长串的旅痕,犹如一道道年轮,印证着一棵树的岁月。

坐落在永安道200号的庆荣里社区不大,从南门走到北门,大约5分钟,刘伟走完这段路,却要10到20分钟,居民的热情招呼或者苦闷诉说,都会让他停住脚步。“片儿警”刘伟,是天津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桃园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他用脚步丈量着永安道200号的平安与喜乐。

今年1月17日傍晚,刘伟刚刚与网格员一起清扫了社区里的积雪,解决了居民出行的安全隐患,就碰到了熟人小辉。小辉阳光俊朗,身材健硕,在附近的一个健身房当健身教练。但在刘伟眼里,小辉还是17年前的那个孩子。那时,刘伟刚到社区工作不久,小辉也才10岁。正是盛夏时节,瘦弱的小辉站在警务室门口,使劲擦着脸上的汗,抽着鼻涕怯怯地说:“警察叔叔,我要上户口。”刘伟蹲下身问:“小家伙,你怎么会没有户口?”小辉不知如何作答,只说跟着家人住在这里,没有户口,不能上学。刘伟说,别急,去叫你的爸爸妈妈来,警察叔叔一定会帮你。

第二天,小辉领来家里的大人,是他的姑姑。小辉的父母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生下了小辉,可小两口对养育孩子一知半解,经常吵吵闹闹。小辉两岁时,小两口将小辉交给姑姑抚养后,双双选择外出打工,有时半年不见人影,只是会按时打过来一些钱。但除了温饱,忙于生计的姑姑根本顾不上小辉的教育。等他到了上学年龄时,姑姑才发觉竟然一直没给孩子上户口。一拖再拖,小辉都已经10岁了。刘伟马上向所里汇报,可小辉的信息栏空空如也。为了能让他赶上秋季入学,刘伟开启了“飞速模式”——在户籍册上翻找小辉爸爸妈妈的户籍档案,到民政局搜索小辉父母的结婚登记信息,去小辉的出生医院查询底档确定父子、母子关系……那年盛夏,刘叔叔被汗水浸湿的警服,成了小辉最深刻的记忆;那年初秋,小辉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户口页,走进了期待已久的心爱学校和班级。

小辉没想到,他的人生从此多了这位“警察刘叔叔”。为小辉户口奔波期间,刘伟给妻子讲了小辉的不幸,她就把小辉的遭遇记在了心上,每次给女儿买衣服,都会给年龄相仿的小辉也买上几件。

刘伟给一个孩子的稀疏年轮上播撒着新曙光,也为一位老人的细密年轮照进了夕阳红。居民老俞独自一人住在庆荣里20多年了。他是精神残疾二级,患病后经常胡言乱语,情绪起伏大,有时会哭闹,但并未完全丧失与人交流的能力。老俞得病后,妻子和女儿住到了别处。老俞能够自己下楼买吃的,路上碰到熟人,也能够正常交流。每次下社区,刘伟都会去看看老俞。老俞有需求时,也会找刘伟帮忙找他妻子回来。

老俞在家中只是吃饭、喝酒、睡觉,家里十分脏乱,吃剩的饭食和酒瓶随地放,直到发馊发霉,他也不会丢掉。刘伟每次来老俞家,都会和居委会网格员一起帮他收拾屋子。老俞还经常半夜打开收音机,大音量播放歌曲。邻居不堪其扰多次投诉。刘伟对老俞多次劝说,没想到老俞生气了,对刘伟说:“你再管我,我就不给你开门。”门不打开,安全隐患无法解除。老俞的妻子也怕出事,于是专门配了一把门钥匙放在居委会。多亏有了这把钥匙,老俞家电线短路停电,刘伟找来电工师傅,帮老俞整理好乱七八糟的电线,让灯明亮起来。老俞家阳台的水管冻裂,刘伟找来水管工,修理好水管。就这样,老俞依赖着刘伟,渐渐地把刘伟当作亲人。

前些年,老俞患脑梗后一侧身体不便,自己剪不了指甲,指甲一长他就去警务室找刘伟。刘伟一边帮他剪指甲,一边嘱咐他:“老俞啊,你不能像孩子一样乱嚷乱叫,打扰邻居们。邻居们多好啊,还经常给你买好吃的。要听话,对吧。”老俞像个孩子一样,连声说:“我听民警话,不捣乱了。”去年,老俞更老了,不能再自己去买东西,也喝不动酒了。刘伟几次三番做通他妻子的工作,将老俞送进养老院。刘伟送老俞去养老院那天,老俞拉着刘伟的手哭了,说:“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看见你,只有你对我好。”

平安喜乐,才是最美人间烟火;紧密扎实,才是最深成长年轮。永安道200号,因为刘伟的全情投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让这个城市的细胞,多年如一日活跃而健康,和谐而阳光,也让每一位居民的生命年轮,涂上深沉美丽的藏蓝色,向着未来,向着幸福,聚拢,再聚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