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
这是公安河东分局
大直沽派出所民警桑自强
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自2017年担任文华里社区民警以来,他始终把自己同社区融在一起,与社区居民面对面、心比心,用群众满意度打造最紧密的警民关系,用管理成效打造最温暖、最安全的社区,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文华里社区居民也亲切地称桑自强为“大桑”。
3月25日,公安河东分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来了一名特殊的群众。他来自大桑的社区,没有上过学的他,艰难地读着亲笔写下的感谢信:“他是为我办实事的好人。”
大桑的辖区有一户“特困家庭”,父亲牛大爷因病长年卧床,身边只有养子小牛照顾。小牛自幼被收养,父子二人辗转天津多地,多年来,小牛始终因无法提供身份证明被工作单位辞退,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蜗居在只有10平方米的小屋内。他一直期盼着能解决户口问题,过上“正常”的生活。
桑自强了解情况后,立即对小牛的身份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当事人记忆模糊、掌握线索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多方奔走,向多名证人了解情况,最终解决了小牛的户籍问题,并帮助其在养老院安置了工作岗位,让他可以通过自食其力改善父子二人的生活。大桑为这个困难的家庭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文华里社区属于典型的老式小区,不仅人口密集,还建有街坊小学和田庄中学两所学校。为确保学校及周边安全,每天大桑要在这两个学校门前值守近3个小时,早上不到7点上岗、下午不到4点到岗,为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
不论是夏季高温的炙烤,还是冬季寒风的侵袭,他不曾缺席每一次与孩子们的“约会”。学校师生送来的感谢信,这样写道:“在普通人眼中,桑自强是位正气凛然、矫健稳重的人民警察。可是在学校师生的眼中,他是一位威严中又不失慈祥的长者,许多学生上学、放学的时候都要跑过去,向他问声爷爷好。那句问候中充满着敬佩,那望去的眼神中充满着渴望。他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警校联手,警民合力,夯实校园安全防线。每每有家长对大桑竖起大拇指时,他总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在大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职责,更是一份理想信念。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践行从警之初“做一名好警察”的誓言。
一心成为居民“贴心人”
用青春书写对理想信念的无悔忠贞,用血汗笃行献身公安事业的铮铮誓言。大桑是居民眼中的“超人”。刺骨冬夜,高烧不退的他把自己的棉衣裹在走失老人身上。逼近40℃的高烧让大桑不停地打寒颤、发抖,他坚持着,连夜驾车把老人送回了外地老家。
他是社区老人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孝子”,每个休息日,都要到社区生活困难的老人家中走一走,陪患有脑梗的孟奶奶一起看看电视,给没有经济来源的宋爷爷送些水果,为瘫痪在床的杨大爷包顿饺子……孟奶奶弥留之际,除了儿女,唯一认识的人就是大桑。桑自强做的一桩桩小事、一件件善举,让他一步步走进了群众的心里,成了群众的亲人。
从警多年,大桑身上的警服早已有了岁月的痕迹,也凝聚着多年尽心竭力工作的积淀。行走在街头巷尾,是要用脚步勾勒出社区的平安线;24小时畅通的热线电话,是要串起警民的真心;街角的唠嗑、话家常,是要当好切实帮助到有困难的群众、努力排忧解难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