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大楼社区
坐落在天津市中心城区
因辖区内有
著名商业老字号“天津百货大楼”而得名
天津著名的商业街“金街”也位于此处
社区年代悠久
95%的建筑属于
砖木质结构的小二楼
流动人员较多,人员结构复杂
但当你踏入这里时
会发现社区一派祥和、欣欣向荣
这是社区民警马长怀
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
每天清晨
马长怀都会来到辖区巡逻
沉稳的步伐走过每一条胡同、每一处街角
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一如从前
从警26年,谈及从警初心,马长怀仍难掩激动。“那是1987年,电视剧《便衣警察》风靡大江南北,那年我16岁,非常崇拜剧中英勇果敢的人民警察,在内心深处立志也要成为这样的英雄。”
1992年马长怀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虽然薪资丰厚,但他始终难忘少年时的梦想。1998年,他毅然放弃了企业的工作,加入了天津公安。
2006年,35岁的马长怀成为公安和平分局劝业场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的一员,接手管理的第一个社区就是百货大楼社区,在这里他度过了难忘的3年。
兜兜转转10年,2015年,他再次成为百货大楼社区的社区民警,“感觉就像老友重逢般亲切。”已经53岁的他仍在守护着这片社区。
“群众的谢谢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褒奖”
“今年年初有天晚上刮大风,我住的单元大门玻璃被掉落的树枝砸碎了,还好有马警官帮忙。”家住百货大楼社区的刘大爷说。那天一早马长怀就来了,一边查看现场情况,一边帮忙联系房管员,当天下午刘大爷家就换上了新的玻璃。
百货大楼社区是老社区,生活设施较为陈旧,因此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较多,为了给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马长怀主动和社区网格员、房管员结对子,形成“警格+网格+房格”的工作体系,有效提升工作效能。
“马警官,我邻居家老是一大清早叮叮当当的,没完没了,太扰民了,您管管吧。”居民王大娘曾因为噪音问题向马长怀求助。
听完王大娘反映的情况,马长怀找到大娘的邻居高大哥,“我也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了,可我们家也没干啥啊,不知道是哪来的声音。”高大哥也很为难。
这是怎么回事?马长怀带着疑问,找到社区网格员和房管员,“高大哥家用的是不是铁质水管?可能是水管在响。”房管员提出疑问。
“有道理!”马长怀叫上房管员,再次来到了高大哥家,这次他找到了噪音的来源,高大哥家用的就是铁质水管,而且还没有固定在墙上,进水时水管就会晃动,叮当作响,加上清晨周围环境比较安静,所以声音格外明显。房管员告诉高大哥,塑料管道比铁质管材更耐用、更安全,也能最大限度减小噪声。马长怀也在一旁劝说,高大哥当即同意。很快新水管换上了,噪音消失了,邻里关系又恢复和谐。
每次帮群众处理完难题、解决完麻烦,看着群众欣喜的笑脸,马长怀都能收获成就感,“群众的谢谢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褒奖。”
“杨大爷,天气暖和了,我把窗户打开通通风啊……”马长怀正在杨大爷家,帮忙打扫卫生。杨大爷今年63岁,独自一人居住,马长怀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经常来家中看望。
杨大爷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却有自己的坚持,他总说自己可以,不接受别人的帮助。
2023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马长怀来到杨大爷家,却发现家里漆黑一片,“杨大爷?怎么不开灯呢?”马长怀问。
“家里没电了,下午就开不了灯了。”杨大爷独自坐在黑暗里。
马长怀检查了一下电灯和电表,可能是电路出了问题,他赶紧联系了房管员和电工师傅过来,经过电工师傅维修,家里的灯又亮了起来。
想到杨大爷在黑暗中坐了一下午,马长怀心里有些酸楚,不禁想到了自家的老人。
“大爷,有事您跟我说,别都自己扛着,没事儿,咱都不是外人,您一个电话我就赶过来。”
每隔一段时间,马长怀就会自掏腰包购买牛奶、鸡蛋等生活用品登门看望。他帮着杨大爷打扫卫生、清理杂物,将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
在百货大楼社区,居住着不少孤寡老人,马长怀积极联合社区居委会,建立24小时帮扶机制,定时入户走访,为老人解决各类生活难题,助力“夕阳无限美”。
“师父师父,我片儿里有个事,实在是解决不了,您能来看看么?”正在社区巡逻的马长怀接到了徒弟刘坤的电话。
“别着急,稳住,我马上过来。”马长怀回复。
刘坤也是公安和平分局劝业场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的民警,负责管理新津里社区,2023年7月大学毕业参加公安工作,2023年年底在公安和平分局组织的拜师仪式上,马长怀和刘坤结为师徒。
马长怀赶到新津里社区,原来是一起居民间的纠纷让刘坤犯了难,只见现场居民情绪激动,团团围住刘坤。
“别着急,大家都先别着急,一个一个说。”马长怀上前安抚居民的情绪,再了解具体情况。原来居民们是对楼里的一户租户有意见,附近的一家饭店租下这户,用于职工住宿,可饭点职工下班太晚,回来时还总踹楼道门,发出很大声响,烟头扔的到处都是。
为了解决问题,马长怀带着刘坤,多方核实情况,找到饭店职工和负责人,对其扰民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要求他们立即整改,并将情况及时通报给居民。在事情的解决过程中,马长怀手把手教刘坤如何处理,哪些细节需要注意,以及与群众交流的方式方法,经过他们的努力,楼内再也没有出现噪音扰民的问题。
“师父常常告诉我别怕,放手去做,要和群众多接触、多沟通”刘坤说每天早上7点半,他结束了夜值,师父护学岗的任务结束,师徒都会见面聊一聊,他将自己完成的工作复盘,听听师父的意见和建议,有一些做的不对的地方,也可以及时改正。
“我看到刘坤,就想起了自己刚上班的时候,那时候特别内向,不敢跟群众说话,后来壮着胆子和居民拉家常,他们特别热情地接纳了我。”马长怀笑着说:“我对刘坤很有信心,他没问题!”
源自热爱,始终坚守
扎根在百货大楼社区的马长怀
用一个一个踏实的脚印
走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
将温暖带给了每一位群众
守护和谐、扶危济困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