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阳光下的守护丨于车水马龙间,他们奏响文明和弦!

来源: 平安天津发布时间: 2025-07-10 14:15

清晨七点,成都道与昆明路交口,早高峰如潮水般涌来。一位白发老人站在斑马线前,面对来来往往的车辆,满脸犹豫。就在这时,一位执勤交警迅速走上前,轻轻搀扶着老人,说道:“大爷您慢点儿,我帮您看着车。”老人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在交警的护送下,缓缓走过斑马线。这一幕,不过是市公安局交管总队和平支队日常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却饱含着浓浓的温情与责任。当这支队伍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时,全体民警辅警深知,这份荣光早已藏在街头巷尾的每一次指引、每声叮嘱里.....

红帆领航

让文明根基扎得更深

“每次走进周邓纪念馆,看到革命先辈为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就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交警们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后纷纷写下这样的感悟。多年来,这支队伍把党建化作文明创建的“定盘星”,以“党建+文明实践”为抓手,打造暖心党建服务品牌,近百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如春雨润田,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信念深深扎根在每名民警辅警心中。

在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红色教育基地的青砖灰瓦间,时常能看到支队民辅警的身影。他们在“平津战役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在“中共北方局旧址”聆听初心故事,将红色基因转化为街头执勤的热忱。当暴雨倾盆,交警们为抛锚车辆奋力推车时,那湿透的背影里,是革命先辈奋斗精神的传承。

文化铸魂

让队伍力量聚得更紧

文化是队伍的灵魂,是推动工作的内生动力。交管和平支队以“警营文化”、“学习文化”、“实践文化”为关键词,将软实力转化为文明实践的硬支撑。

“向左转,齐步走!”训练场上的口号声刚落,活动室里的快板声又起,支队与市文联联办的“轻骑兵慰问演出”正热闹上演,68场警营文化活动像一条条纽带,把队伍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情谊,也增强了凝聚力。

同时,支队注重以先进典型引路。“身边榜样故事会”上,老民警讲述着自己三十年如一日护送学生过马路的故事。那平淡却又充满力量的话语,让年轻警员明白了,坚守,本身就是一种文明。当他们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展现青春活力;在读书分享会上畅谈感悟,提升自我素养时,凝聚力早已悄然转化为街头执勤的战斗力。

春风化雨

让交通文明长得更茂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交管和平支队以“文明交通创建”为抓手,线上线下联动,将宣传阵地延伸到社区、企业、商户最小单元。同时,联动各方力量开展“小手拉大手 千警进千校”、“零酒驾创建”、“一盔一带”等主题活动,持续提升群众文明出行意识。

“小朋友们看,红灯亮时,小斑马就睡着了哦!”在文明交通主题口袋公园里,女警正用动画手偶给孩子们上课。这个集互动游戏、实景模拟于一体的“交通安全课堂”,是支队联合辖区小学打造的创新教育阵地,开园首月就接待了2000多名“小访客”。孩子们在这里,开心地学习交通知识,文明出行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悄种下。

商圈路口,“交警小熊”立牌成了网红打卡点。内置喇叭循环播报的“一盔一带”口诀,让逛街的年轻人都能哼上两句。近千场“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孩子们把“不闯红灯”的约定贴在冰箱上,时刻提醒自己和家人;“零酒驾创建”活动中,餐馆服务员一句“喝酒不开车”,成了最温暖的默契提醒。当快递小哥主动将乱停放的电动车挪到停车区时,交通文明已从口号变成了自觉,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座城市。

枝叶关情

让为民服务暖得更透

“没想到周末也能办换证,太方便了!”市民刘女士在延时服务窗口前连连点赞。支队强化窗口规范化服务,明确车驾管业务办理流程,延伸服务权限,从增设体检医院到新增临时停车位,每一项举措都精准踩在群众的需求点上。

针对辖区就医、校园接送等民生场景停车难题,支队联合相关单位推出“预约慧停”和“精准接送”两个微信小程序。“预约慧停”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和平院区)推行后,市民通过“津医保”挂号,可凭医院发送的短信链接预约免费车位,按预约时段驾车抵达后,短时间内即可顺利停车。该小程序不仅整合了医院内部免费车位,还联动周边停车场提供优惠,显著改善医院周边通行状况。患者家属王大哥算过一笔账:以前找车位得花40分钟,现在预约后5分钟就能停好车,“这省下的时间,可比金子还贵。”

而二十一中门口的“精准接送”系统更让家长安心。家长通过小程序预约停车位,按时间导航至位等待;学生则可以接收家长到达信息及具体位置,实现“点对点”精准快接。交警通过系统实时监控预约情况、调配资源,对违规车辆实施积分奖惩;学校则借助系统发布临时通告、调整预约时段,有效避免车辆集中,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在“开门评警”活动中,社区李大爷提出的“早市周边拥堵”问题,三天后就得到解决;商户反映的“卸货时间短”,很快就有了弹性时段方案。这些细碎的改变,是支队“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注脚,他们用实际行动,温暖着群众的心。

刚柔并济

让执法温度传得更远

“师傅您看,这里是禁停区,要是别的车跟着学,这条路就堵死了。”交警执法时更多的是耐心讲解法规、阐明危害,让当事人真正认识错误、自觉守规,让对方从最初的抵触变成了理解。工作中,交管和平支队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通过“先敬礼、再说理、后教育”的柔性执法,切实提升执法的制度化与专业化水平。

与此同时,支队大力推广“交管12123”App网上办、掌上办,让群众少跑路、好办事、更满意,尽显交通管理温度。市民孙先生忘带居住证,工作人员先帮他办好业务,“您回头补过来就行”;“交管12123”App上的“一键挪车”功能,让邻里间少了争执多了体谅。当外卖骑手小杨收到“首次违法警告”的短信时,他特意给交警留言:“下次一定守规矩”。

暴雨天,民警站在积水里背学生过马路,湿透的背影,是最美的风景;雪夜中,巡查车把迷路老人送回家,温暖的车灯,照亮了老人回家的路......这些没被写进总结的瞬间,藏着交管和平支队对“文明”的注解。正如他们常说的:“文明不是奖状上的字,是司机看见行人减速时的那一秒,是群众递来一把伞的那一刻。”当夕阳为和平区的楼宇镀上金边,晚高峰的车流渐缓,指挥岗上的民警抬手示意,一辆车稳稳停下,等着蹒跚的老人走过斑马线。这无声的默契,正是这支队伍奏响的,最动人的文明之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