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女,汉族,31岁,中共党员,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市公安局特警总队一支队六大队三级警长。曾受到嘉奖5次,2021年2月被评为天津市“巾帼建功标兵”,同年3月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据枪、瞄准、扣动扳机……在中国·成都2019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刘琳曾代表中国警察夺得警察手枪战斗射击射手级(无性别差异)金牌。
“90后”的刘琳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猎鹰突击队”,服役期间专注于警务手枪实战射击技能和反劫机专业技能训练,其手枪实战速射成绩在该部队常年名列前茅。
2013年,刘琳退役后转入天津市公安局特警总队“金鹰突击队”,将“绝对快、相对准”的射击理念运用到特警队伍训练中,她创新的“警察手枪实用射击技术”在天津市特警系统警务实战射击技能训练中得以推广应用。
“一个动作重复2000次就能形成肌肉记忆,重复8000次就会形成条件反射,重复10000次才会形成本能反应。”刘琳说。
近年来,刘琳多次参加全国及世界级的射击技能比武。2019年5月,刘琳入选中国警察前卫射击代表队,在世警会上同80多个国家的顶尖实战射击高手竞技。
“未来,我会把我参与国际、国内比赛所接触到的顶尖射击技术和经验,通过比武和交流与队内的年轻队员分享,也希望自己以后还能代表公安特警参赛,为国争光。”刘琳说。
李辉,男,汉族,48岁,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公安宁河分局东棘坨派出所所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受到嘉奖4次。
从警26年来,从社区民警到派出所的“领头羊”,李辉一直坚守在基层岗位上,用他的话说:“派出所是接触人民群众最多的地方,能够为他们排忧解难,守护一方平安,也是我们派出所民警最大的心愿。”
李辉担任过多年社区民警,对居民有很深的感情。2021年8月,他从板桥派出所调入东棘坨派出所担任所长后,立即着手了解辖区困难居民的情况,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在第一次走访辖区陈大爷家时,李辉了解到,近年来,陈大爷家屋顶破损,一下雨就漏水,他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加之手头儿拮据,就一直将就着住,李辉积极与各方协调,请来施工队,无偿为陈大爷修缮房屋。今年夏天雨后,陈大爷的房屋没有再出现漏水问题。老人高兴极了,专程来到派出所向李辉道谢,还逢人就说:“李所长为我办了大好事!”
当辖区有案件发生时,李辉总能凭借经验和智慧为破案指明方向。2022年4月,东棘坨镇连续发生入室盗窃案件,为了尽快破案,他带领同事们加班加点开展侦查工作。经过反复查看监控视频,成功锁定了嫌疑人的落脚地点,随即组织警力前往该地蹲守,最终成功抓获嫌疑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
当辖区内有居民发生矛盾纠纷时,李辉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及时化解。一次不行就调解两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用真心与耐心,换来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不论多复杂的矛盾纠纷,经过李辉的化解,都能够圆满解决,用真心为民和实干创业赢得了辖区群众的普遍好评。
刘海玲,女,汉族,46岁,中共党员,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公安河东分局中山门派出所社区警务一队三级高级警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受到嘉奖3次。
8年前怀着对公安事业的深厚感情,刘海玲脱下“橄榄绿”穿上“藏青蓝”,虽然角色转变,但她的初心使命不变。她扎根基层社区,面对社区老年人和困难群体人数众多的复杂情况,坚持分类统计居民信息、定期走访困难家庭、对每一起警情复访跟踪、开展无死角式电诈宣传。
2014年转业到公安队伍以来,刘海玲坚持退伍不褪色,在公安河东分局中山门派出所互助西里社区担任起了社区民警。面对群众基础薄弱、老年群体和困难群体占人口总数35%的情况,她坚持逐门逐户走访,把每户基本信息、每起矛盾纠纷、每个案件警情都写在本上、记在心里,不管大事小事她都当做自己的事,时间长了,社区的老人都把她当做自己的“闺女”。
辖区居民王大爷30年前离婚后始终一个人生活,退休后又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几年来,刘海玲始终坚持为王大爷拿药送饭,王大爷感动不已。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近年来,刘海玲默默帮助了60余户困难家庭和独居老人,把温暖、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刘海玲经常说:“社区民警就是什么事都要搭界,大事小事都要管、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担任社区民警以来,她总结出“反应要迅速、调解要公正、说理有感情、耐心有温度”的“两要两有”工作方法,同时,她坚持每月对社区内的矛盾纠纷警情进行汇总梳理,针对重复报警、重点隐患区域等警情进行分析研判,集合网格员、楼门栋长等多方力量开展集中攻坚,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以来,刘海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40余件,化解率达到了100%。特别是今年以来社区警情同比下降28%,“有事咱找刘姐”的说法在社区邻里之间口口相传。
互助西里社区人员密度大,部分老年人、外地打工人员防范意识不足,社区曾经一度各类案件高发,居民怨声载道。刘海玲深知“群众之事无小事”的道理,担任社区民警后,没日没夜奔走在小区里、街道上,想尽一切办法扭转局面。张贴宣传海报、设立警示牌、完善监控设施,利用微信群扩大宣传范围。同时,对社区内各类受损人员进行回访,组织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保安组建巡逻队在重点时段开展巡逻。经过几年的努力,社区入室盗窃和典型诈骗案件逐年下降,2021年以来社区未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李楠,男,汉族,41岁,中共党员,2001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担任公安部全国大型活动安全监管专家、市局疫情防控指挥部治安防控组专班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大型活动安全监管、疫情防控、防汛等工作。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被评为公安部全警实战大练兵部级标兵个人、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在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李楠始终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安保理念和“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标准,圆满完成了第二届上海进博会、连续3届智能大会、解放桥开启、第105届糖酒会、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以及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多项重大活动安保任务。2020年以来,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大型活动安全监管工作,实现了近300余场次大型活动安全监管“零事故”目标。
对于李楠来说,大型活动成功举办,安全是关键所在。作为整个活动的安全屏障,他必须未雨绸缪。为此,他和同事主动对接活动主办方,事无巨细进行沟通,深入了解活动举办的各个环节、细节,对观众入场、车辆停放、证件制作、保安力量、应急疏散等关键环节进行提前对接部署。
通过深入研究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李楠意识到,科技强警才是全面提升大型活动安保水平的取胜之道。在国家会展中心内,搭建了本市大型活动安保首个“智慧安保”指挥体系,实现了大型活动安保可视化指挥、精准化分析等功能。在一次大型活动安保现场,安保人员发现一名幼童疑似走失,便将孩子带回现场指挥部,而幼童年纪尚小、言语不清,民警便迅速通过“智慧安保”系统迅速确定了孩童的身份以及家人信息,仅仅用时不到十分钟,便帮助一家人得以团聚。
马骥,男,汉族,45岁,中共党员,1998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公安南开分局广开派出所社区警务一队二级警长。他根植为民情怀,深耕社区阵地,创新工作方法,服务辖区群众。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受到嘉奖11次。
马骥所管辖的桦林园社区共计2700余户、6500余人,各类企事业单位、门脸店铺200余家,居民人数众多,人员流动性强,周边环境复杂,管理挑战性极大。
为了将辖区管理好,马骥走遍辖区每一个角落,将辖区内发生的大事小情都记在工作日志上,写满了60本“民警日记”。同时,他将信息化警务应用与传统入户走访工作相结合,仅用半年时间,就将平台内相关数据全部采集录入,实现人数清、底数明。在2021年市公安局组织的比武中,马骥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今年以来,马骥通过入户走访,主动上门服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为社区居民解决“跑、冒、漏、堵”等生活难点、痛点及隐患问题150余件。主动钻研“信息化+社区工作”新模式,创立“警民e通”新机制,通过成立24个楼门群、4个区域群、1个辖区企业群,将全部居民纳入管理体系,真正做到了一户有困难,7×24小时有回应。无论何时接到群众求助,他都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这让辖区群众都十分信任这个“贴心人”,也都将他当做亲人来看待。
在马骥扎实的基础工作下,社区内发案少、治安好。他用脚丈量社区的路,用心贴近群众的心,始终将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挂在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郝树昌,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公安公交分局民警。曾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到嘉奖7次。累计参与破获各类案件8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0余人,挽回群众经济损失超过30余万元,是我市反扒战线上名副其实的“利刃尖刀”。
在郝树昌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无影无形,无私无畏,无名英雄,无上光荣”。这是他写给自己的格言,更是他深埋心底的荣耀。“天下无贼”是责任,是使命,是他毕生的奋斗。从事反扒工作18年以来,郝树昌坚守初心使命,不论严寒酷暑,每日都会起早贪黑,身着便衣穿行在人潮中,与“扒手”开展“较量”
18年里,郝树昌走遍了大街小巷,将各条公交线路烂熟于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活地图”。他反复观看视频资料,锻炼观察辨别能力,总结扒窃案件发案特点和规律,练就了一双快速识别扒窃分子的火眼金睛,带领队员屡建奇功。
18年里,郝树昌不畏艰险、不惧困难,有时发着高烧,仅仅靠着2片退烧药在深冬夜晚倔强地坚守了近6个小时,有时在抓捕扒手时,被路旁的灌木划伤流血却浑然不知,有时遭遇嫌疑人暴力抵抗,手臂被划伤,他依然将嫌疑人紧紧控制……
18年里,郝树昌每一次帮助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都会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这也激励着他一直勇毅前行。他常说:“虽然只有背影、只能隐藏身份,但我是老百姓‘钱袋子’的守护者,必须把警服穿在心里,全力以赴、永不退缩!”
孟向海,男,汉族,51岁,中共党员,现任公安津南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四大队大队长、警务技术一级主管。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5次,受到嘉奖7次,被评为天津市公安系统优秀人民警察、天津市公安局“双一百”优秀破案民警、天津市公安局“图像侦查工作先进个人”、津南区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公安局刑侦系统业务能手。
对待工作尽心竭力、身先士卒,是同事们对孟向海的评价。2007年年末,为了查找关键线索,他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连续工作15个小时,像“过筛子”似的一寸寸反复搜索着案件现场,终于找到了一件关键性证据,并以此为突破口,查明了案情。随后,他又连续奋战12个昼夜,与同事连夜奔赴外省市将2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在调查一起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时,孟向海突发心肌缺血、肾积水,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他用大衣裹住身体靠在暖气上查看视频监控,咬牙忍受着疾病带来的折磨,直至还原出犯罪嫌疑人逃窜路线,他才去医院治疗。病痛稍有缓解,他又马不停蹄投入到抓捕工作中,成功打掉一个专门盗窃车内财物的犯罪团伙。
在工作之余,孟向海勤于学习,刻苦钻研。他从零学习图像侦查知识,经过多年勤学苦练,成为该领域的行家里手,在全市比武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他撰写的多门课程被列为市公安局培训指定内容。
参加公安工作32年以来,孟向海始终战斗在侦查破案第一线,直接参与破获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1000余起。他常说,当刑警,就是要多破案,因为每一起刑事案件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痛苦悲伤,更是社会大众对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殷切期盼,只有尽快破案,才是对党和人民最好的交代。
张杰,男,汉族,41岁,中共党员,2003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民警。曾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到嘉奖4次。2016年被市公安局评为“信息化应用能手”,2018年获“天津公安大数据和移动警务信息化应用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全国基层技术革新三等奖,2020年被评为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网安队伍不同于其他警种,网络犯罪侦查更多的是技术支撑和配合,一些疑难案件的关键往往是通过技术的突破带来整个案件的柳暗花明。张杰不断研究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将数据化作网上的“指纹”和“足迹”,从电子数据的蛛丝马迹中寻找到突破口。
他曾在“净网”行动中,连续加班加点5个昼夜侦破案件并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他曾侦破全国首例利用黑客手段劫持运营商流量的案件,抓获12名犯罪嫌疑人,完成了对整个黑色产业链的打击。2022年张杰又连续在无明确目标和数据的情况下,侦破数起在境外平台传播网络谣言、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多年来,张杰侦破网络水军、网络贩毒、网络诈骗等案件200余起,运用网络技术参与破获重特大疑难案件30余起。包罗万象的网络空间是他的主战场,浩如烟海的网络数据是他的工作对象,技术较量则是他永不停歇的脚步。
面对荣誉与光环,张杰选择了幕后、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去攻克下一个难题,以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保障了网络生态和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王海燕,女,42岁,中共党员,法学硕士,2007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二支队一级警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5次,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点赞最美女性、天津市最美女警等荣誉称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法制民警,王海燕非常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建设,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要求贯穿职业生涯,努力争做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她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撰写了近2万字的《抓好行政案件审核关 强化行政案件质量》讲课稿,通过微课的方式在全局范围开展“如何规范审核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专题培训,受到参训民警的普遍欢迎。
为进一步给基层单位执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制服务保障,王海燕认真落实法制民警对口支援包片培训机制,利用工作之余,多次到对口分局及基层派出所开展“菜单式”送教上门服务,通过案例讲评、以案释法、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专项培训,并结合培训心得、基层反馈,总结归纳基层执法易发多发问题,制定多个规范执法指引,将执法更严格更精细更有温度的工作要求贯穿执法活动始终,真正实现执法“三个效果”统一。
不忘入警初心,坚守公平正义。王海燕始终坚持秉公办案,用耐心、细心、真心做好群众工作,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董宝钢,男,汉族,32岁,中共党员,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图侦技防总队三支队三级警长。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评为天津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天津市公安局优秀刑侦破案民警。
作为图侦民警,董宝钢的日常工作大多是坐在电脑前,反复辨看视频录像,一秒一秒、一帧一帧,经常一坐就是10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看似枯燥的工作,董宝钢却从未懈怠,始终保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参加工作以来,他累计参与支撑侦破各类案件800余起,协助抓获嫌疑人970余名、逃犯30余名。
今年8月,北辰区发生一起案件,面对现场周边调取的3800余小时视频录像,董宝钢立即组织警力分组辨看,结合现场地形环境,对可疑人员进行逐一筛选比对。因长时间作战和不规律饮食,他的左脚肿胀无法直立,即便这样他依旧咬牙坚持,奋战前线,终于成功捕捉到了嫌疑人的影像,顺利破获案件。
在董宝钢眼中,图像侦查是违法犯罪的克星,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法宝。今年2月的一个雪天,一名老人走失,情况危急。董宝钢分析老人走失方向,在周围视频录像中仔细寻找老人身影,克服了监控盲区、恶劣天气导致的画面不清晰等不利因素,只用了短短4个小时便找到了老人。
工作中,董宝钢不断探索创新方法,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市公安局“图侦专家”,多次在全市公安机关图侦业务培训中授课培训。他以忠诚和奉献,在图侦岗位上创造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书写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