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款名为“阿拉伯茶”的新型毒品近几年在中国的地下毒品市场交易中蔓延。

“阿拉伯茶”学名叫“恰特草”,新鲜的,因酷似我们在市场上常见的苋菜,吸毒者可以直接像吃生菜一样嚼食。

晒干后,又酷似茶叶。但它的毒效跟海洛因相差无几,且成瘾性大。

恰特草含兴奋剂卡西酮,咀嚼恰特草会上瘾。在中国大陆,恰特草的有效成分卡西酮属于国家一类精神药品,也即刑法第357条所定义的“毒品”。

从2014年1月1日开始,国家已经将恰特草列入毒品的严打范围之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卫生计生委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正式实施,该目录将恰特草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制,属《刑法》《禁毒法》所指的毒品范围。凡种植、持有、贩卖、走私、服食恰特草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让我们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来源:市公安局禁毒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