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感谢有你!战“疫”一线的藏蓝色

来源: 天津市公安局发布时间: 2020-02-13 12:05

  危急时刻显担当

  越是危险越向前

  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公安机关广大民警、警辅人员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全面强化社会面整体防控、打击涉疫情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他们恪尽职守、忘我付出,用一份份请战书展现矢志不渝的使命担当;他们义无反顾、直面危险,用一个个逆行的身影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浓厚情怀;他们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用实际行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点击观看视频

  李芃:老民警请战

  封控隔离区

  南开区首家指定隔离酒店坐落在公安南开分局八里台派出所管界。在这里,除了身着防护服的白衣卫士们之外,每天都能看到一位年逾五旬老民警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公安南开分局八里台派出所治安警长李芃。

  “我坚决报名参加!”李芃在得知要选派民警去隔离点执行任务时,第一个报了名。考虑到他年龄偏大,派出所领导婉拒了他的请求,但是不服输的老李再次主动请战:“所长!我参加过非典疫情的隔离封控工作,比年轻人有经验,就让我上吧!”这份坚定而执着的信念打动了所长。

  每天,李芃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不仅要确保封控区域绝对安全,还要对解除隔离人员进行核查。按照规定,隔离观察人员解除隔离时间均为最后一日的24点,每天老李忙完各项工作几乎已经接近天亮时分,但他只是稍作休息调整,便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在此期间,一名40多岁的男子进入隔离区后情绪烦躁、心生抵触,时常不配合。对此,老李先后4次打电话进行心理疏导,每次都长达一两个小时,最终这名男子顺利渡过了14天的封闭隔离。其实,老李也是一位“病人”,没有人知道他行李箱里那件特殊的器械是作什么用的。老李本身患有严重鼾症,多次治疗没见明显效果,睡觉时必须要佩戴辅助治疗的小型“呼吸机”,否则睡眠时随时可能发生窒息。在隔离观察点的日子里,老李总是要等到所有人都睡熟了,他才会躺下,而天不亮他就会第一个起来重新投入新的战“疫”。虽然他的眼球已布满血丝,但眼神依然是那么坚定……

  汪琳:义无反顾奋战“第二故乡”

  汪琳是西青区看守所女子看守班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她的家乡在湖北黄石,原本打算和老公、孩子回黄石老家过年。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主动退掉飞机票,请缨参加监所战时勤务。

  作为一名内勤,汪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协助同事开展监室秩序巡控、消毒防疫等工作,每天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疫情期间,细心的汪琳注意到,监区内有的外地在押人员情绪有些焦虑。她知道他们是在牵挂担心着家乡的疫情变化,唯有家人的健康平安才是安抚他们情绪的良药。“家里人都还好吗?”“现在疫情严重,你们一定要配合防疫工作,减少外出。”“不用担心,他(她)在这里都挺好。”汪琳和同事一个个拨通外地在押人员亲属的电话,把高墙外的平安带进监所,也把在押人员的惦念送至远方。在这个特殊时期,汪琳和同事也格外关心在押人员的身体状况。一次给在押人员发放午餐时,一名50多岁的在押人员对汪琳说:“我最近肠胃不太舒服,想吃点软一些的食物。”晚饭时,一碗热腾腾粥就端到了这名在押人员的面前,端着这碗热粥,在押人员热泪盈眶地连声道谢。

  实行战时勤务以来,汪琳已经连续14天没有回家了。想女儿的时候,她就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和孩子说说话“妈妈,回家,想妈妈!”平日里坚强的汪琳,再也忍不住泪水。最让她放心不下的还是远在黄石老家的亲人。“我爸爸有慢性咽炎,前两天嗓子不舒服,还去药店买药。为这事,我说了他半天。我也回不去,只能干着急。”说到家人,汪琳眼神中透露着牵挂。

  “天津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个关键时期,这里就是我的‘战场’,我会全力以赴,与战友们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汪琳的语气坚定而有力。

  赵辉:坚守卡口的“把关人”

  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是最危险、最辛苦的,他们把使命与担当抗在肩上。赵辉是公安武清分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始终战斗在公安检查站执勤第一线,为早日战胜疫情提供坚实保障。

  赵辉因为工作已经两年没有回东北老家,本计划今年提前请假回老家陪父母过年,正值大年初一连续驾车19个小时刚刚到家的他,接到公安检查站上卡勤务启动任务的通知,丝毫没有犹豫,带上父母连夜开车返津,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连日来,赵辉与队员们并肩作战,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战时纪律、战时思维,严密查控工作举措,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文明执勤、规范执法,赢得了过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每天上卡勤务中,充分发挥自身警务技能教官优势,利用执勤短暂的休息时间,对上卡队员进行个人防护和突发事件培训,引导队员自我调节、自我减压,让检查站全体队员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工作阻击战。疫情防控上卡查控勤务启动以来,赵辉已连续执勤19天,累计456小时。截至目前,他所在的公安检查站共盘查车辆1.1万余部、检查人员1.6万余人次,为人民群众牢牢筑起了安全屏障。

  田占坤: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早上店里都消毒了吧?给顾客检测体温时,尽量保持一定距离……”2月8日9时,公安河西分局梅江派出所田占坤走进珠江道一家便利店,反复嘱咐正在忙碌中的店员。他一边询问店内情况,一边仔细记录在工作日志上。

  走出便利店,摸着厚厚的工作日志,田占坤心中百感交集。那天是他从警生涯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退休了。1976年参加工作,1986年加入警队,田占坤在警营里已经摸爬滚打了34年,奉献了他人生最美的芳华。

  10时许,老田又来到了梅江商业街的一家药店。店家已经在入口设置登记取药处,一改以往开放式货架销售模式,由店员负责取药,减少顾客驻足停留时间和涉足范围。“措施不错,不过要提高取药效率,避免顾客等候聚集。”老田细心地提醒道。这时,他微信提示音响了,是他管片内的店主,对经营预期有些焦虑。田占坤主要负责管理辖区内的集中商业店铺,疫情突如其来,为了防控需要,很多商家都停业关门。“别担心,咱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困难肯定有,但对有的人来说也是机遇!”作为抗击非典的亲身经历者,老田分享着应对经验,尽力舒缓对方情绪。2003年初,田占坤被抽调参与梅江派出所筹建工作。抗击非典时,年富力强的他主动请缨,成为了突击队一员,在天津原肺科医院执行安保任务。

  对工作中的辛苦与危险,老田都不会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就是民警的工作,就是他的职责任务。下午4点多,田占坤又将管片内的关停店铺巡视一圈,看看门窗有无破损,确保店内安全,同时也防止有人偷偷营业。老田退休那天正是元宵佳节,他依然如往常般坚守到最后一刻,为他警察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程艳林:一家三口同战“疫”书写最美逆行

  庚子新春,本该是合家团聚的时刻,程艳林一家三口却因各自特殊的职责与使命,各自奔赴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最美逆行诠释着他们的家国情怀。

  程艳林是公安津南分局打击犯罪支队副支队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便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带领支队民警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工作之余,他还组织支队民警每日对办公室、宿舍等部位开展消毒工作,及时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帮助民警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身防护能力。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必须打起精神,尽最大努力把队里的各项防疫工作做实做细,这样才能保证大伙没有后顾之忧。”

  赵桂云是程艳林的妻子,津南区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护士长。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赵桂云就奔赴了防疫工作一线,这一走就是18天。2月9日凌晨2点,她接到了更加艰巨的工作任务——参加天津市第五批医疗队援助武汉。接到命令后的她,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方便穿着隔离服,毅然剪去了多年的长发,微笑着对程艳林说:“为打赢这场特殊的战疫,落尽千丝,我也愿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身为医务工作者,更要冲上最前线。岁月静好,你们在守护国家,疫情当前,我当义不容辞!”

  程皓然是程艳林的儿子,刚刚参加公安工作,是我市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公安津南分局辛庄派出所民警。疫情发生后,他也像父母一样,奔赴战“役”一线,申请加入了“青年战疫突击队”。2月9日凌晨,当程皓然得知母亲即将赶赴武汉消息后,连夜为母亲书写了一封信,用最传统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妈妈,你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来源:平安天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