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食毒品所产生的多巴胺会永久性改变人脑机制,这不仅会引发各种生理症状,也会使人更加沉迷毒瘾无法自拔。

内啡肽是什么呢?
内啡肽是人体内自己产生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类似吗啡作用的肽类物质,它除了具有镇痛功能外,尚具有许多其他生理功能,如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也被称为“天然镇痛剂”。

内啡肽与多巴胺之间的区别,可以这样来概括:
你忙了一天的工作,很累,终于下班了,感觉到很高兴,这样的感觉就是内啡肽造成的。你玩了一天,非常开心,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你却对白天发生的事情意犹未尽,这样的感觉就是多巴胺造成的。
毒品怎样改变内啡肽的分泌呢?
吸毒者在吸食了鸦片、海洛因等吗啡类毒品后,使得毒品中含有的吗啡物质进入了人体并开始对人体中内啡肽的分泌有着极为霸道的抑制作用。

倘若吸毒者长期持续地滥用毒品,人体中的内啡肽最终会完全停止分泌,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完全依赖毒品中吗啡物质的调节。
这也就是说,一旦外界停止吗啡类物质的供应,人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出现十分剧烈的戒断反应,而为了达到甚至超过原来的刺激程度,吸毒者必须不断地增加毒品吸食剂量,导致吸毒者在毒品中越陷越深。
除此之外,人体自身被抑制的内啡肽分泌功能,也会因为分泌失调而引发各种生理症状,如流涕流泪、头昏脑胀、乏力嗜睡,甚至有万蚁噬骨的痛楚。
没有内啡肽,人会怎么样呢?
内啡肽除了具有镇痛功能外,尚具有许多其他生理功能,如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可以对抗疼痛、振奋精神、缓解抑郁,还能让我们创造力勃发、提高工作效率、愿意和周围的人交流沟通。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人体如果没有“天然镇痛剂”,不仅会在生理上对疼痛的感觉更加显著,哪怕一点小伤都会让人觉得异常痛苦。
除此以外,缺少了内啡肽的调节还会使人在性格上变得更加容易抑郁和闭塞,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吸毒者在内啡肽被抑制分泌后,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出现严重的损害。
被抑制的内啡肽还能回来吗?
戒毒者在戒毒阶段要使自身逐渐恢复分泌足够的内啡肽,达到不再靠毒品维持畸形“生理平衡”的状态,才能更加有效地摆脱毒瘾。保持体育锻炼、培养性格爱好、适当摄取辣味食品都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促进戒毒者早日脱离毒品。

然而在根本上,所有人都不应该因为一时的无知好奇和贪图享受去接触毒品,快乐来源应是美好的生活,而非害人害己的毒品!
要相信,快乐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要享受简单的快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来源:市公安局禁毒总队 责任编辑: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