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我愿化为“红烛” 照亮无毒人生 记“红烛”禁毒志愿者宣传队

来源: 天津市公安局发布时间: 2020-06-24 10:35

  在天津禁毒宣传一线,活跃着一支名叫“红烛”的禁毒志愿者宣传队。这支队伍由来自各条战线的退休人员组成,平均年龄66岁。成立5年来,“红烛”禁毒志愿者宣传队自驾行程万里,走进各行各业、基层社区,传授禁毒知识,宣传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他们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为更多的人照亮了无毒人生路。

  近日,“红烛”禁毒志愿者宣传队被国家禁毒委员会评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

  志愿禁毒 无悔选择

  2015年,经天津市文明办批准,“红烛”禁毒志愿者宣传队正式成立。队长于建文曾是天津市公安局禁毒总队民警。2008年底,于建文虽然退休了,但她一直心系禁毒事业,毅然选择成为一名禁毒志愿者。因为投身禁毒公益事业,于建文曾被评为“全国十大禁毒人士”、天津“最美禁毒人”等称号。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于建文倡议同学们一起组建一支公益禁毒志愿者宣传队。在场的25名同学发出了同一个声音——“我愿意”。这些同学生于五十年代初,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和强大,如今都拥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为禁毒做些事情……”他们深知毒品的危害,这些已然成为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退休人员,主动放弃了含饴弄孙、悠然自得的安逸生活,选择了另一种退休后的生活,成为了“红烛”禁毒志愿者宣传队的队员。

  无私奉献 从无怨言

  “只讲奉献,不求索取”。这是每一位“红烛”队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建队初期,队长于建文除了就禁毒业务、禁毒宣传向大家积极授课外,还自筹钱款,为每一位队员量身定制了一套正装演出服和部分舞蹈服,后来又联系了一处距大家居住地较近的地方作为每周排练场地。“建文是榜样”,郭福雨、杨春雪、姜有亮、马春胜、国彦明在她的感召下,每次外出活动、演出时,总是自掏腰包承担油费。“只要能让一个人远离毒品,这个钱花得值。”全体队员也共同筹资,担负各种活动需要的费用。

  “红烛”队伍成立后,为尽快投入禁毒宣传工作,队员们加班加点创作节目,有时候为了一句台词,凌晨两、三点钟,还在电话里切磋。他们很快创编出三句半《全民禁毒》、快板《禁毒古今篇》、小品《心声》、现代京剧《戒毒所探视盼儿归》、舞蹈《人民警察之歌》等一批禁毒题材节目,受到观众热烈好评。除了日常排练外,常态化演出占据了“红烛”队员的大部分时间,他们总是克服种种困难。在山村演出时光线不足,他们就点着煤油灯为大家演出;在一些路途较远的学校、企业只能晚上演出,演完回家已是深夜。队员徐志敏为不耽误演出,曾发着高烧坚持演完了5个节目。排练舞蹈《罂粟花》时,由于有些动作难度较大,女队员边秀华、杜丽萍、李红军、李贵荣腿上、腰部贴着膏药坚持排练。夏天的演出结束后,他们演出服经常都会紧紧贴在身上,要互相帮忙才能脱下,但他们从不抱怨:“台下的观众看得那么认真,我们流点汗也值了”。

  永保初心 造福百姓

  五年来,“红烛”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红”代表着美好生活的向往,“烛”意味着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他们始终坚守初心,想尽各种方法让人们远离毒品,让家庭幸福美满。在禁毒宣传中,他们紧紧围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等主题,不断推出新作。

  天津市每年“6.26”国际禁毒日大型活动中有“红烛”的身影、电视节目中有“红烛”的影像、电台广播中有“红烛”的声音、报刊杂志上有“红烛”的报道……“红烛”日常演出的情景剧《毒品家族》、小品《心声》、诗朗诵《母亲、毒品、孩子》等节目凭借平实感人、贴近百姓的风格,让几十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让戒毒学员们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最美不过夕阳红,烛彩散光星满天。”

  随着岁月的流逝,队员们额头上多了皱纹,头顶上添了白发,但他们依然精神抖擞,活跃在天津禁毒宣传第一线!

来源:平安天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