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公安东丽分局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雷霆四号”专项行动和“万名民警进百万家”活动,组织派出所警力深入社区、企业,走进千家万户掀起新一轮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热潮,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居民防骗能力。
民警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种类以及诈骗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和话术,提醒群众不要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告知他人,全面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提示群众遇有可疑情况,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求助。
同时,民警在小区、企业的公告栏、楼道口等人流量较大且醒目的位置张贴防电诈宣传海报,揭示诈骗分子的行骗伎俩,切实提升群众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手段
1、代办信用卡、贷款类诈骗
骗子通过各种平台或者短信,电话等方式向受害人推销贷款,受害人根据对方的提示下载APP,随后骗子以缴纳保证金、解冻等理由骗取受害人转账、汇款。
骗子冒充银行或贷款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聊天工具联系受害人,对有意向者先收取数百元手续费(代办信用卡诈骗还会向受害人邮寄一张假信用卡),然后又以交纳年息、检验还贷能力、查验保证金、交税款、代办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直接汇款,或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进行转账、消费,以骗取受害人钱财。
【防骗提醒】
请直接到银行等正规渠道办卡、办贷。不要下载不明APP,不点击陌生网友发送的链接。不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信用卡校验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2、兼职刷单诈骗
骗子通过招聘平台、聊天工具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要快速刷高交易量、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给予额外提成。在诱骗受害人刷单时,骗子会在最初几单小额返还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取得受害人信任,刷单金额变大后,则出现不能返本的情况,并引诱受害人刷更多的单,等受害人醒悟,投入刷单的钱已全部被骗子骗走。
【防骗提醒】
网络刷单本来就是违规、违法行为。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各类兼职刷单广告,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谨防被骗子以“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骗走大额资金。
3、虚假投资诈骗
骗子通过社交平台大量添加网友,然后将其拉近微信群、QQ群,利用群内“托手”鼓吹盈利,同时安排“专家、导师”以了解内幕交易信息等理由引诱受害人登陆虚假交易平台、下载“投资”APP充值转账。再由所谓的“专家、导师”指导交易,并给予小额汇报,诱导受害人加大充值金额,在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便出现系统不能转现等情况,并不断告知受害人如果要取现需要投入一个更高的目标金额,等受害人醒悟时,所有投入均血本无归。
【防骗提醒】
不要轻易添加投资理财方面的网友和微信群,这些所谓的“导师”和“学员”多数是骗子伪装。不要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不要下载网友推荐的投资理财APP。网上“一夜暴富”、“快速致富”之类的投资理财广告多数是陷阱。投资理财一定要认准正规机构。
4、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
骗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称受害人购买的物品质量有问题,可给予受害人退款赔偿;或者冒充快递公司客服,称受害人快递丢失,可给予受害人经济赔偿,然后诱导受害人扫描。受害人按照骗子提示,扫描骗子提供的二维码,在弹跳的页面输入其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后,银行卡内的钱款便被骗子转走。
【防骗提醒】
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服”、“售后”常常有问题,请务必通过网购平台的官方渠道联系商家客服。退款、退货应通过官方平台操作,方便日后有据可查。
5、网络交友诱导赌博诈骗
骗子通过购买的虚假身份信息,在婚恋交友网站假扮单身高富帅、白富美、中年成功人士等寻找有交友婚恋需求的单身用户。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增进信任与好感,确立男女朋友关系。随后,骗子声称发现某赌博网站存在系统漏洞,可以利用该漏洞修改中奖倍率挣钱。通过演示使受害人相信能挣到钱后,骗子会进一步谎称这个漏洞很快会被发现,要受害者一起加大投入,以最终达到骗取受害人大额资金的目的。
【防骗提醒】
网上交友需谨慎,目前网上有专门“养号”、“卖号”,不能仅凭对方网络账号使用的时间长、更新频率高,就认定对方身份是真实的。视频里的“高富帅”、“白富美”也可能是化妆了的职业骗子。网络赌博属于违法行为。
6、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直接冒充公检法等执法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或者先冒充银行、通信运营商、社保、医保等单位工作人员名单,通知受害人名下的银行卡、电话、医保卡等有异常消费记录,然后将电话转至“公检法”办案人员,进一步声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之后以配合案件调查为由,甚至发送假“通缉令”达到操控受害人目的,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司法账户”。在骗取已有资金后,还会要求受害人不断借钱、贷款以证“清白”。很多受害人因此被骗光积蓄,还背负一身债务。
【防骗提醒】
公检法机关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通过电话叮嘱你不要透露所谓的“秘密案件”案情。凡是在电话里要求你转账、设置呼叫转移、办理新手机卡、远程连接电脑、登陆网页填资料等操作的都是货真价实的骗子。请提醒家人特别是老人注意防范此类诈骗。
7、虚假购物消费诈骗
骗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卖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罚没物品甚至窃听窃照设备、迷药、枪支等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然后以“交纳定金”、“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或是开设虚假购物网站诱使受害人下单,一旦支付钱款,便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订单,让受害人在虚假激活网页上填写淘宝账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等,然后转走钱款。
【防骗提醒】
发送违禁物品广告是骗子常用手段,且购买违禁物品本身是违法行为。网上购物请到正规网购平台。
8、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一种是骗子通过盗取他人QQ、微信等网络社交账户,或直接使用QQ、微信等设置与受害人一模一样的昵称、头像,冒充领导、老板、老师、亲友等身份,找借口要求受害人汇款;
另一种是打电话冒充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领导,通过一两次联系先取得受害人信任,然后编造各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充值、购物、支付手续费等,以此诈骗钱财。
【防骗提醒】
收到陌生号码发送的“更换手机号码”短信通知请勿存入通讯录,勿删除原号码。口气、声音相似的人很多,电话里的“领导、熟人”常常是自己先入为主“猜”出来的。遇到借钱要先通过见面、视频通话等方式验证身份真伪。
9、网络游戏装备、点卡等诈骗
骗子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贴吧论坛发布广告信息,出售游戏装备交易、账户交易、点卡会员、激活码等,通过低价或出售虚拟装备等为由引诱游戏玩家进行交易,在交易过程中,会制作各种截图取得玩家信任,然后以先交钱或交激活费、保证金等名义骗取玩家钱财。
【防骗提醒】
游戏好玩但伤身伤眼、不可沉迷。网络游戏是骗子的温床,网络虚拟财产交易请通过游戏官方渠道或正规平台交易。
不轻信!
不透露!
不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