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警”彩上合丨以“看不见的防线”守护 “看得见的盛会”

来源: 平安天津发布时间: 2025-09-18 18:00

承载着六百年漕运记忆的天津,自明代设卫筑城之日起,便是南北往来的重要枢纽。8月31日,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启幕,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跨越山海而来,齐聚海河之滨,在津沽大地开放包容、昂扬进取的风貌中,领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在这场国际盛会的背后,安全何以保障?数百个行程、线路的视频保障“无死角、零延误、零疏漏”,这就是市公安局信支总队作业中心第五党支部副书记董宝钢交上的答卷。

“每一帧画面背后

都是对‘安全’的庄严承诺”

面对峰会期间大量繁杂的与会嘉宾出行线路、活动场景,市公安局信支总队以科技为支撑,构建全程可控的视频保障体系,为峰会安全顺畅举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把每个点位都摸清摸透。”董宝钢率先投入视频点位的梳理工作,他组织专班成员连续奋战,建立了包含每个点位的详细目录,编制了操作指引手册,使巡查工作有章可循。

为做到万无一失,董宝钢多次带队实地勘察路线。“光看图纸不够,必须到现场去。”他带着队员们沿着每一条重点道路反复勘察,记录下每个关键点位的最佳观看角度,先后组织了4次小规模模拟演练,针对发现的风险点及时调整优化,确保绝对安全。

峰会期间,董宝钢更是24小时坚守在安保指挥部。大屏幕上,相关区域的实时画面不断切换,他时刻关注着与会嘉宾的每一次出行。“沿线点位注意”“友谊黑牛点位注意加强疏导”……一个个指令通过对讲机下达各分指挥部,做到巡查无死角、零疏漏确保每个点位、每条路线“零延误”。

以“看不见的防线”守护“看得见的盛会”,在连续奋战的日子里,董宝钢和同事们累计巡查了百余个行程、数百条道路,为各项决策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撑。“每一帧画面背后,都是对‘安全’二字的庄严承诺。”董宝钢说道,“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警服在身,就要敢闯未知的战场”

其实,董宝钢的从警之路始于警犬队。2012年,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犬训练专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市局刑侦总队警犬侦训队工作。

那些与无言战友并肩作战的日子,他至今记忆犹新:天未亮便开始的服从训练,烈日下反复打磨的追踪技能,手掌的老茧和手臂的伤痕,都是那段岁月的见证。无论是积雪覆盖的山林,还是暴雨滂沱的街头,董宝钢与警犬战友并肩冲锋,凭借默契与韧劲,协助破获多起案件。

但他深知,公安工作不止一条赛道,不甘于停留在舒适区的他,渴望用更专业的能力追逐真相。当图侦岗位摆在面前时,他毅然选择从零开始。“警服在身,就要敢闯未知的战场”,这是他坚定的信念。

初入图侦领域,满屏的视频图像如同“数字迷宫”,复杂的分析系统、陌生的技战法术语,让他倍感压力。但警校生活和警营淬炼出的韧劲告诉他:图像侦查没有捷径,唯有用笨功夫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他给自己制定了“三学三研”计划:学基础操作,研流程优化;学案例复盘,研规律提炼;学技术工具,研实战应用。

白天,他追着老同事“泡”在案卷旁,拆解经典案例,整理案例笔记;晚上,他抱着专业书籍、对着线上课程“恶补”,从图像识别原理到视频追踪技巧,常常钻研到双眼酸涩。

桌上的咖啡换了一杯又一杯,台灯下的笔记写满了一页又一页,翻到卷边的操作手册换了一本又一本……日复一日间,他完成了从新手到“图侦尖兵”的蜕变。

“破案,就是对受害人最好的交代”

参与侦破大要案件800余起,累计协助抓获嫌疑人970余名、逃犯30余名,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2次,2021年荣获天津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称号……一连串优异的成绩背后,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只有董宝钢自己知道。

“一分钟的视频图像,包含千余帧画面。”董宝钢说道,“我们的工作就是一帧一帧地看,不放过任何可能的关键信息。”他的双眼紧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视频画面,手指偶尔在键盘上轻敲,暂停、回放、放大、标注——这样的场景,已成为他八年图侦生涯的常态。长时间保持坐姿让他的肩颈有些僵硬,但他只是稍稍活动了一下脖颈,又继续投入工作。

每当发现需要进一步核实的画面,他会立即记录下来,反复比对不同角度的视频进行交叉验证。“有时候一个看似普通的画面片段,可能隐藏着重要信息。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像剥笋一样层层分析。”曾经,为了从一段模糊的视频中辨认出关键细节,他在3天内与战友累计辨看700余小时视频录像,最终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重要线索,为成功抓获嫌疑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6月发生的跨区域系列抢夺案件中,为了锁定嫌疑人,需要从近百小时的视频中筛查线索。那段时间,董宝钢索性把折叠床搬到了单位,每天坐在屏幕前逐帧查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身影。眼睛累了就滴几滴眼药水,颈椎疼了就靠在椅背上揉一揉,饿了就啃几口面包充饥。同事劝他别这么拼,但想起身上的警服所承载的责任,想起受害人流泪的模样,便又重新挺直腰板盯着屏幕,他说:“破案,就是对受害人最好的交代。再坚持一下,肯定能找到线索。”

最终,凭借着过硬的专业能力和锲而不舍的毅力,他成功发现嫌疑人踪迹,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信息。“当听到嫌疑人被抓获归案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一切都是值得的。”董宝钢笑着说。

稍纵即逝的瞬间,来来往往的人影、变幻无穷的画面……在这无声的战场中,他凭着一双“火眼金睛”从海量视频资料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支撑。如今,董宝钢已成为“图侦专家”,但他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不断结合实际案例研发新的技战法,并将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民警。“公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犯罪手段也在变化,但追逐真相的初心永远不会变。”董宝钢声音坚定,“我将继续钻研新技术,用更精准的研判打击犯罪,守护百姓平安。”


附件: